第11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潭县
打造“肥粪还田”全产业链模式
去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湖南日报4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蒋睿 通讯员 黄成)连日来,湘潭县杨嘉桥镇绿色种养循环示范片,湘潭县龙泉畜牧有限公司的施肥车来来往往,工作人员熟练地连接好施肥管道,手持高压水枪步入莲田,将有机沼肥均匀洒向田间。公司负责人吴厚光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与21家种植主体签订付费用肥合同。

  “经过多年摸索,公司探索出湘莲沼肥还田利用技术模式。在湘莲生长前施用一次,30天、60天后再分别追肥一次。该模式能让每亩莲田增产25公斤莲子,化肥用量减少50%。”吴厚光介绍,为了保障肥料的质量,公司按照“不处理的不下地,不达标的不下地,农民不接受的不下地”标准生产,肥料效果好,深受种植主体青睐。

  采取肥粪还田模式,湘潭县有良好基础。该县拥有大中型规模养殖场86个,全县年产粪污资源总量167万吨。2021年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以来,湘潭县先后遴选湘潭县龙泉畜牧有限公司、湖南方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第三方服务组织,承担粪肥还田任务。通过建立“粪污收集-处理-运输-施用还田”全服务链组织运营模式,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县7家服务组织拥有堆肥场地1.84万平方米,沼肥储存池容积近7万立方米,累计与53家大中型养殖场签订付费处理协议,与291家种植主体签订付费用肥协议,项目范围辐射17个乡镇246个村。

  2023年,湘潭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项目区作物增产6.57%,年均节本增收2217.3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