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第03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芸芸众生入画,讲述“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剧照。

    《何以中国》海报。

  孙环宇

  中华文明能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这个文明古国强大的韧性与生命力从何时起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又是怎样形成的?系列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试图回答这“三问”。该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站在考古学坚实的臂膀之上,从芸芸众生的视角出发,以《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的篇幅,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以影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该纪录片近日已成功完播,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的讨论。

  从芸芸众生侧写时代脉搏

  该片总导演干超看来,在考古的许多视角层次中,帝王将相的视角层次固然重要,但大众化视角更能凸显时代特色。《何以中国》的主创团队深入浅出地采用平民化视角,将讲述重点放在了芸芸众生,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侧写大时代的脉搏,书写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首集《秦汉》以时间为线索,选取视角不同,人物故事也不尽相同。使臣陆贾从长安出发,携带着汉朝给南越王的印绶,前往番禺劝服南越王赵佗臣服汉室;普通士兵“黑夫”和“惊”的一封家书,让人窥见2000多年之前,身处战争背景下的人们对远方家人的牵挂和对和平的期盼;“置啬夫弘”18年来在驿站接待来往行人,见证着丞相史李尊护送复员的戍卒返回原籍,也见证着和亲的解忧公主晚年从乌孙归汉……这些因考古发掘而被今人重识的历史小人物的故事,浸透了深深的家国情怀,真实感人。

  同时,女性人物也成为这部纪录片关注的重点人群。以往的历史典籍、系列纪录片,几乎都以男性人物为主导。《何以中国》的女性视角在一众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历史类纪录片中独具见解。在《何以中国》中可以看到远古女性的工作器具,看到红山社会的陶瓷女神现象,看到女性佩戴玉器的方式,看到解忧公主的“为母则刚”。如片中呈现,在仰韶文化的遗存中也曾发现一些子女随着母亲埋葬的现象,是母子关系无比亲密的反映。女性视角的加入赋予了该纪录片更加柔和、细致的人性化色彩。

  以虚实相生创造纪实之境

  作为第一部“考古写历”,完整叙述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发展脉络的作品,与传统的考古类纪录片不同,《何以中国》没有采用摆出大量背景资料、专家学者访谈的传统套路,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的制作手法。《何以中国》的总导演干超提到,“透物见人”是该纪录片的一大亮点,即利用大量的考古成果和文物的组合,通过影视化的表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秦汉》一集中,还原了解忧公主进入乌孙居所的场景和状态。考古学家帮助摄制组复原了整个空间,包括服装上的纹饰、托盘上的花纹、动物上的皮毛等,再加上演员表演和氛围营造,让观众身临其境。干超说:“很多历史纪录片的情景再现,是为了虚化、舞台化、意境化叙事过程,而《何以中国》是相反的,我们要把考古所见的历史场景做实、做清晰、做丰满。”摄制组还利用三维地图,呈现了秦汉各阶段的文化疆域版图以及地理地貌特征,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模拟还原了古代宫阙的面貌。

  该片的文物展示镜头的制作中,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博物馆和考古研究院授权提供的三维扫描模型,如第二集中的黑陶猪纹钵、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八角星白陶、鸟纹陶罐等;第二种方式是通过CG技术去制作文物模型和材质纹理,如第七集中的西周青铜轮牙马车就是对照着资料去建模每一个零部件,再由特效组在三维软件中去雕刻纹饰。这样既匹配这部作品的视觉表现风格,又兼顾了考古学的严谨性。

  但是,这部纪录片也有局限之处。叙事视角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中原地区为主角进行刻画,片中着重对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的文化遗迹进行了描绘,叙事视角较为单一。

  整体而观,《何以中国》系统性地追溯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程,力图为观众提供“何以中国”的答案。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的伟大成就,传达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