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不朽

  李望生

  《为什么是滕子京》是个书名,如果去掉书名号,则是一个设问句。不过,这个设问句是不仅可以加问号,还是可以加惊叹号的。

  黄军建的设问对象是一个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地域,一个人是何等的渺小,且不用说其他了。我想:黄军建的这个设问要想有力度,他起码得要回答出读者可能潜在的三个问题:一是滕子京为何方人士,他的为人如何?二是滕子京凭什么能成为这个设问的对象?回答完了前两个问题,为什么是滕子京?这个设问才有了读者探寻的价值。

  从《岳阳楼记》中我读出了有关滕子京的三个信息:一是滕子京是个贬官;二是滕子京当时治理的岳阳“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三是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至于滕子京因何而贬,如何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为什么要重修岳阳楼?直至今天,可能除了一些专家和对历史有兴趣者知道外,我等普通读者最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黄军建是这样介绍滕子京的:滕子京北宋淳化二年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宦之家,“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却没有享受到荫庇之幸。”其“七岁丧父,凭苦读,进士及第”,后“靠实干,官从五品”,再后来“衔冤负屈,被弹劾,三次遭贬”。黄军建还告诉读者:“纵观滕子京为官足迹,六起六落……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敢于担当。他的自负、大胆,让人揪心;他的冲动、倔强,常常使人大惊失色;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更让人皱眉蹙眼。”然“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欧阳修《偃虹堤记》)黄军建言:“历史需要滕子京,社会、民族都需要滕子京,时代当理直气壮地为滕子京立传,责无旁贷地把担当精神一代代传承开来。”我认为,这怕就是黄军建写作此书的冲动了。

  读完《为什么是滕子京》,我似乎明白了黄军建是凭什么将滕子京列为这个设问对象了:他三次以政绩显赫升迁,却因“居朝廷,直揭丹宸之纰缪”而被贬谪;守边关,面对西夏大军压境,他临危不惧,以空城迎敌,虽功震朝廷,却遭政敌弹劾;辅助范仲淹推行新政,他才高遭忌,成为了反对派打击的对象;谪守巴陵,他“解民生于倒悬”:他“巧棋止祸根,刺史(使)创造神话”;他“妙策解民愁,州官‘问需于民’”;他“重教化,迁建岳州学宫”;他“排众议,智修三眼桥”;他“战蛟龙,抢筑偃虹堤”;他“救遗产,《岳阳楼诗集》惊艳北宋”;他“使绝招,重修岳阳楼”;他“培根铸魂,向‘完人’求楼记”;也是他的“巴陵政绩,助孕《岳阳楼记》”;还是他“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为天下第一”;也正是他“扎扎实实的政绩从根本上助孕了《岳阳楼记》的构思与底气”。

  “为什么是滕子京”,显然这句话没有说完,而他没有说完的后半句话,凡能捧读他这本书的人都能说出来。

  而如果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的结构再精巧,那也只会是“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负,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若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乎久焉?”(滕子京《求记书》)也就是说,没有范仲淹给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注入一种精神,岳阳楼则永远也不过是一座物质的楼。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范仲淹又会给滕子京的岳阳楼注入这种精神呢?单单是学者们说的范仲淹的一贯思想吗?我认为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滕子京正是范仲淹忧乐精神的践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滕子京“居庙堂”时直谏君王之过,屡遭贬谪而不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滕子京三贬不坠志,修通和桥,兴学宫,筑偃虹题,为民呕心沥血。可以说,没有滕子京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以范仲淹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为滕子京写出这篇《岳阳楼记》的!

  是的,楼可以毁,人可以死,然,精神不朽!

  (《为什么是滕子京》,黄军建 著,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