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雄 王建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五千多年文明积淀形成的“包容性”,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世界格局和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华民族追求的是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是搞文化霸权。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弘扬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不断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仅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是了不起的。我们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之中,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并非厚古薄今、裹足不前,而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心态、昂扬向前的状态、有所作为的姿态;是不仅关注个体、家国、民族之发展,更讲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互鉴与共生共荣。“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具有包容与融合特质的文化,才是大气、厚重、有底蕴的文化;具有吸收与借鉴特质的文化,才是鲜活、强壮、有生命力的文化。这是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是我们得以保持自身文化坐标立场的精神根基。百年巨变的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意味着必须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守中华文明立场,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上,营造积极、平等、开放的文明环境,在保持自己民族文明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
保持“去芜存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取决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机勃勃,只有不断地借鉴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保持“去芜存菁”的辩证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够愈发历久弥新。兼收并蓄绝非全盘吸收,而是去伪存真、激浊扬清的理性思辨,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造发展。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推动中华文明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要强调共同价值,寻找各国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和普世道德准则。要倡导双向对话,重视各国人民的意见和反馈,反对单方向的文化输出。学习和借鉴先进文明的优点和经验,在本国文明中进行自主的融合与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世界各国先进文明的融汇与共进。
加强国际交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可以更好地扩大共识、弥合分歧,在国际关系中营造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良好氛围。坚持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推进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我们要加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国文明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通过虚拟博物馆、在线展览、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等,将中国与各国优秀文明以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形式展示给中国与世界人民。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人员等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充当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宣介者。加强文化旅游和体验交流,鼓励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国际文化旅游的方式,参观中国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文化景点,亲身参与中华传统节庆活动,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国的文明成就及悠久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要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