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曼斯
10月12日,初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刘国彬,他正在办公桌前翻阅一本贴满便利贴的册子。见记者到来,简单寒暄后,刘国彬介绍起这“师生交流本”。
从难题解惑、试卷分析,到预约面批、解开心结,再到谈天说地、分享喜悦……一方执黑笔、一方执红笔,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化解学生的疑难,搭起了师生“心桥”。
他翻到其中一页,不无骄傲地说:“您看,我们2123班的学生欧一江敢向教材‘叫板’!”
只见留言本上,黑笔写了数段长文,红笔偶有答复,一来一回,洋洋洒洒有近十页内容。
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国彬向记者讲起了事情的起源。
学生“叫板”历史教科书
今年6月底,高三年级历史课复习“隋炀帝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内容。下课之际,欧一江向刘国彬提问:“老师,课本明确提到高丽王朝在10世纪初由王建建立,而隋炀帝早在618年就被部将杀死,两者相隔了几百年,是不是课本搞错了?”
刘国彬稍作思考,回答他:“这两个‘高丽’不是同一个政权。”
“那为什么教科书上不作标注?”
这个问题确实难倒了刘国彬,如果简单归结为史学界约定俗成,难以说服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他鼓励欧一江:“我一时无法给出结论,我们利用课后时间一起找找答案吧。”
暑假到来,欧一江查阅《汉书·地理志》《中国古代史》《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10余本史书。在刘国彬指导下,他以《谈谈三征“高丽”》为题,写下1.5万余字论文,引经据典向历史教科书“叫板”。
论文中,欧一江详细阐明自己的观点:隋炀帝征伐的是高句丽,而非王建所建的高丽;5世纪之后,高句丽开始在我国史书中简称为高丽;教科书编写沿用了我国古代史书中流行的高丽称呼,并非不符史实。论文结尾处,他建议编者在教科书上作好注释,以免歧义。
“教学相长,是教育的真谛。欧一江提出并解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也有收获。”刘国彬说,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讲课,提出质疑。刘国彬也从不掩饰自己的知识短板,欣然与学生面对面探讨,“我将找机会请欧一江走上历史讲台,与同学们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历史课堂走进博物馆
今年6月,2023年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展演大赛,湖南师大附中5名七年级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学生对决。这5名学生通过博物馆研学、文物知识抢答、情景剧展演等环节,“过关斩将”荣获二等奖。他们的展演作品《佩兰桂皮,泽被后世》取材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演绎了博大精深的湖湘中医文化。
为了赢得此次比赛,参赛学生走进博物馆,翻开专业论文,了解文化遗产知识。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指导老师刘国彬、陈丹敏等与湖南博物院专家一同钻研,指导学生消除知识盲区。
“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历史研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刘国彬的这一认识,来源于多年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陈列的活动实践,也来源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017年12月的一节历史课上,刘国彬提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仅重49克,汉代人描述其“薄如蝉翼”“轻若云雾”。
一位来自外地的学生有些不可置信地提问:“一件衣服怎么会不到一两呢?这是怎么织出来的?”
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刘国彬趁机引导:“百闻不如一见,愿意去亲眼看看的同学可以报名。”
当时,湖南博物院新馆启用不到半月,刘国彬联系到相关专家讲解,利用周六的时间带学生们现场观摩了素纱单衣,并详细了解其制作工艺,解答了他们的困惑。
经刘国彬提议,2022年,湖南师大附中与湖南博物院开辟“院校合作”新模式,学生通过文化遗产课程培训、课题研究、博物馆研学等方式,了解更鲜活的历史。目前,由国家文物局支持、湖南博物院实施的“汉风文化进校园”活动课程,进入了该校课程体系,受到学生欢迎。
作为历史教研组组长,刘国彬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设《湖湘访古》《近代史上的湖湘人物》《岳麓山寻古探微》等兴趣提高课程。该校学生社团“明笃国学社”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参加“汉服表演”“成人礼仪式”“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国学夏令营”等活动,被评为“全国百佳学生社团”。
“作为文化的载体,历史本就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刘国彬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徜徉“流淌”的历史课堂,感受悠长壮美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