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楠楠
当前,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人工智能的多面介入。不同于以往“输入数据—统计处理—获取知识”的机器学习特征,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输入数据自动抽取其特征量而进行深度学习,旨在研究与人一样进行学习、推理和判断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此,人工智能或将使人类主体间的差距日渐扩大,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及伦理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在以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科技更迭中,在日新月异的数智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面临严峻的数字生存窘境。
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44亿人。从地区来看,我国非网民所在区域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5.2%,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19.9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人数占非网民总数的37.4%,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17.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在“不上网带来的各类生活不便”选项中,19.0%的非网民选择“无法现金支付”;选择“无法及时获取信息”的非网民占17.1%;选择“买不到票、挂不上号”的非网民比例为16.1%;选择“线下服务网点减少导致办事难”的非网民比例为15.6%。由此观之:不同于出生在信息化时代、享受数字惠益的青年群体与后天努力融入信息化时代的中年群体,囿于时代特征、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主观因素抑或客观条件的老年群体相对远离数字技术,无法有效把握数字机会,徘徊在数字门槛边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当人工智能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老年群体的成功加入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乎更高维度的价值归属。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构建多层面的帮助体系,让老年群体共享时代红利,更加积极、从容地参与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生活,过好“云”生活,实现信息对称、获得安全保障、享有精神滋养。
自我学习超越:提升主体数字素养
构建自我数字意识,是老年群体迈向数智时代的先决条件,是其适应数智时代的主动出击。老年群体应克服对新鲜事物的恐惧,以终生学习的心态适应时代变化,坚持学习数字知识、汲取数字营养,获得享有良好“云”生活的基本素养。老年群体应主动学习并掌握科学知识与技术原理,同时明确自身的客观信息需求,理性使用数字工具。在汲取数字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去伪存真”与“去粗取精”,在无法筛选甄别时保持审慎的态度。与此同时,补足数字能力是涵育数字素养的关键。培育数字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包括对海量信息的获取、分析与评价,更包括对信息的灵活运用、深度加工、迁移创新与风险规避。应树立安全意识,避免来源不明的信息在社交平台传播扩散。完善数字伦理是培养数字素养的保证,与其他群体一样,老年群体同样应将个人伦理意识上升到人的自觉理性高度上去,不仅要坚守“良心”,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更应具备“道义”,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技术赋能服务:夯实数字基础建设
要让老年群体真正融入数智时代,首先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和技术载体。当物质基础得到基本满足,才有参与数智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实现精神交往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应加强城乡网络基站建设,确保网络信号的有效覆盖,完善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互联网使用成本,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使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突破技术难题,完善特殊群体信息无障碍服务,加快解决“看不清”“看不懂”“操作难”等技术问题,优化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改造和开发适老化相关应用,开通针对老年群体的无障碍功能,帮助老年群体破解学习使用瓶颈,通过精准供给,进一步优化数字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民。
社会群体关怀:营造良好数字环境
营造包容、平等、开放、共享的社会数字环境,有助于帮助老年群体跟上时代步伐。政府应从更好服务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领域开发操作简便的适老化智能程序,再针对老年人日常需求,提供语音版服务模块,方便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应增强公民“助老扶老”意识,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载体扩大“助老行动”传播范围,使老年群体既可积极寻求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的“答疑”,也可主动接受“智慧城市”“智慧市民”等公共服务“解惑”;同时,开展覆盖全民的数字素养教育,提倡“数字反哺”,引导老年群体培养“数字智慧”,助其努力跨越“数字鸿沟”。
(作者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