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能够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又能筑牢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将其融入“三全育人”格局、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育人成效。
融入“三全育人”格局。“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应。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格局,是提升志愿服务育人成效的有效途径。一是构建全员指导的新模式。校内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学生辅导员、机关干部及教辅人员为补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导教师队伍;挖掘优秀校友资源,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地方基层政府与学校的良性互动。二是规范志愿活动的全流程。守好“入口关”,完善志愿者注册认证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志愿者素质,维护志愿服务者法律权益;盯好“过程关”,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进行项目化管理;把好“出口关”,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分享汇报会,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是寻求全方位指导的新路径。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线上平台建设,发挥“融媒体”矩阵在实践育人中的传播作用,实现志愿服务指导“线上+线下”双互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志愿服务元素,实现志愿服务指导“课堂+实践”双联动;密切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趋势,拓展更多、更稳定的校外志愿服务合作基地,让志愿服务“走出去”,将育人资源“引进来”。
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重要保证。一是将志愿服务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应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课程体系,组织开发志愿服务理论课教材,开设志愿服务理论教学课程;利用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加强对国情、社情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专业课堂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二是将志愿服务融入实践教学。高校应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发动师生组建科技志愿者队伍,发挥学科特色直接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服务,让志愿服务在科技、民生等领域绽放光彩。三是将志愿服务纳入评价体系。可将志愿服务与思政课、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等联通,与推优入党、党员(团员)评议、荣誉评定、就业推荐等相结合,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融入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团构成和社团活动管理体现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能力。高校党委应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设置、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活动项目设计实行“一体化”管理。一是组织机构设置多层级。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与其他工作组织机构协同建设,进行多层级的“一体化”设置,推动校级志愿者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志愿者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在二级院系组建志愿服务队,在班级团支部设立志愿服务委员。二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协同化。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关键,应选优配齐志愿者协会、社团、项目的负责人;分类开展学生志愿者素质培训和专业培训,提升学生干部项目策划、实施、管理和品牌建设的能力。三是活动项目设计特色化。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应在高校管理部门统筹下,坚持“常态化”“品牌化”“特色化”导向。既可以立足校园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扶老助残、生态环保、普法宣传等小而实、小而美的“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常态化服务项目;也要对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大力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利用专业优势特长服务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与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活动的融合,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丰富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