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伍品倩
郴州五盖山10万亩的莽莽密林,蔽日遮天,一望无垠。有一位护林人,一顶草帽、一把柴刀,在单调和枯燥中驻守于此30年。对树木,他有着一双“鹰眼”——一个样方,只需一眼,树木的高度、胸径,就了然于胸;一亩样地,一眼便能看出需要间伐多少木材才有利林木生长,技术误差比率在正负5%以内。他就是52岁的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工会主席段志华。
正是凭借这双“鹰眼”,在段志华的带领下,林场建立了一整套林业测量技术体系,各项数据精准度多年来居全省前列。
这双“鹰眼”的练就,离不开段志华多年扎根基层的工作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21岁的段志华来到五盖山林场,一头扎进林海,跟着老师傅夜以继日进行林分因子调查。为了提升工作能力,段志华一只水壶、一个饭盒,就能度过在林场的一天:白天,拿着地形图,肩扛罗盘仪,测量采伐迹地,晚上就回到宿舍汇总整理资料,计算蓄积量和采伐量。工作虽苦,但他始终乐在其中。
扎实的基本功、综合性的实战操练让段志华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2016年,段志华斩获全省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名;2018年,将全国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头衔收入囊中;2019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段志华已离开护林工作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担任林场工会主席,但只要有需要,他就像随时可以派上用场的一颗螺丝钉,继续发光发热。
“调查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今年1月,应省、市、区林业局野保部门要求,五盖山国有林场开展了在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调查工作。多年来,辖区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工作从未做过,实现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全覆盖,意义重大,任务和压力也很大,这一重任落到了段志华身上。
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段志华查阅了大量文献,走访群众收集线索,随后开展样地调查和样线调查。“通过野外监测点的红外相机,我们拍到了多种野生动物同框出镜的奇特画面。”段志华说,近年来,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让林场内充满了生机活力。他表示,将加强与省市技术指导单位的联系沟通,通过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台账,确保按质按期完成调查工作。
“基层林业工作不能只依靠‘一把锄头、一根棍子、一把刀子’,要活到老学到老。”段志华说,接下来,他将认真学习遥感、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通过提升森林资源智慧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栽好树”、“管好树”、“用好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