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二战后的日本造船业很不景气。一位有着多家影院的中年人却看好造船业未来的发展,果断地用手上的钱买下了当地一家濒临破产的造船厂。在他接手这家叫“来岛”的造船厂后,整整2年内,船厂都无法开工,业绩等于零。为了给船找到买主,他常常跟渔船出海,仔细观察、研究市场的需求。他发现在当时的日本,政府对于吨位在500吨级以上的船只审查很严格,需要经过重重的审批才行。渔民若是买的船只吨位在500吨位以上的,光是办理审批手续就要花去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对于以捕捞为主的那些渔民来说,眼看着有船,却不能出海是最大的遗憾。
他还通过观察发现其实500吨左右的钢船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渔民一天的捕捞需求,船太大了,对渔民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他认为生产499吨级的钢船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一吨之差,渔民可以大大减少许多繁杂的审批手续,基本上3-5天就可以合法出海了。于是他开始让船厂生产这种船。因为这种吨位的船只不仅可以让渔民有足够的吨位,也让手续审批减少了很多环节,因此,此种吨位的船只在刚开始生产的100只,就被附近的渔民订购一空。随后的2年里,来岛造船厂只生产499吨位的钢船,随着大量订单的涌入,来岛造船厂在他接手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扭亏为盈。“来岛”造船厂迅猛发展,进入了日本五大造船厂之列。这位创造“来岛”造船厂从濒临破产到位列日本名厂神话的中年人就是坪内寿夫,掌控日本经济的十大财阀之一。 (摘自《山东青年》第8期 刘永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