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很多人以为日本人心里的“三国”也是罗贯中笔下的样子,其实日本人心中的“三国”应该是吉川英治笔下的那样。
鲁迅曾经对诸葛亮做过一个著名的评价:“多智而近妖”,侧面反映出这部作品的缺陷,而吉川英治的《三国》,可以说对罗贯中的不足进行了矫正。
这种“个人”色彩体现在吉川刻画人物的时候,赋予人物更丰富的个性,更人性化的情感。比如,在吉川的眼中,曹操是典型东方式的英雄人物,有血有肉有抱负。他可以在一念之间灭人全家,也可以在战败时痛哭,而后又恢复斗志向自己的理想前行。这大概也是日本人多喜欢曹操,而觉得刘备过于平庸的原因。
可以说,吉川英治把《三国》写成了一本侠义小说,例如书的开端就有一种游侠的感觉:“后汉末年,距今约1780年。有一位行者。”刘备为母亲买茶叶,遇到了黄巾贼,碰到恩人张飞,结识童学草舍教书先生关羽,从而开始了行走三国的闯荡之旅。这样平凡的开头,远远比不上“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的大气,但自有一种平凡和平淡。毕竟,英雄也是人。
吉川英治的《三国》最可贵的地方是加入了对女性的描述,如刘备的奋起是因为,他的母亲把儿子费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珍贵的洛阳茶扔进滚滚的黄河,以此激起他的斗志。母亲不断地告诉他,他的血液里流着汉景帝王室血统,不希望他胸无大志,永远做一个编草席、卖草鞋的庸碌之辈,湮没在千千万万蝼蚁一样的草民中。
这样的描写已经脱离了现代人的视角,松下幸之助曾经把它作为枕边读物,因为它能让身处逆境的人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并激发出一种对理想永不放弃的顽强信念。
(摘自《看世界》第6期 边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