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爆发数日,“皮鞋很忙”的段子火了,“胶囊新吃法”的帖子火了,“衡水阜城县副县长”的官腔火了,围观了各种“火”之后,公众的心只能是越来越冰凉:当治病的药变成了“致病”的药,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到底还有什么不可能?
在浙江新昌县儒岙镇,部分药用胶囊生产商对工业明胶铬超标的事实心知肚明,在新昌县做药用胶囊的厂家圈内,大量的工业明胶通过地下链条暗中销售和使用已是公开的秘密。既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那么为什么不见监管部门出手?
实在无意于去批评底层民众。但又不得不说,“底层沦陷”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乳制品行业中,往原奶中添加各种“辅助剂”的奶农们都是底层劳作人民,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底层人民都有着天然的“道德优势”,但是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在利益的追逐下他们一样可以抛开道德与良心的约束。毒胶囊事件中,从皮革厂到明胶制造厂再到药企,那些生产车间的底层工人也不可能完全不知道这些“烂皮革”的去向与用途,他们依旧“默默无闻”地继续着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底层的“沉默”与“不作为”,一方面可能源于他们对社会监管已经丧失了信任,另一方面可能源于他们“心存侥幸”,他们笃信这些“毒胶囊”不会流入自己口中。那些生产“染色馒头”的人们不是从来不吃自己制作的馒头么?
在毒胶囊失守的所有链条中,“底层沦陷”可能是最不应该被提及的。与药监部门“只提惩处药企不提问责自身”的姿态相比,质疑“底层沦陷”反而有些无力。但无论如何,生活在一个免于“食品和药品安全恐惧”的环境里,这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尊严。最让人担忧的是,每一起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责问了厂商的职业沦陷、追问了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的乏力之后,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或许,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颗毒胶囊。那颗毒胶囊便是,我们丧失了对良心最起码的敬畏与坚守。这与我们的职业、地位无关,无论你是监管部门的高官还是小作坊里的工人,如果抛弃了对良心的敬畏,那么我们都是一颗毒胶囊。
(摘自《青年时报》4.23 陈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