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湖南骄傲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心观点】只要有售假,对淘宝的督查,唯恐查得不严,不存在查得过分的问题。
淘宝,最该说清楚有无售假
本报评论员 赵强

    “首富”马云旗下的淘宝,与国家工商总局“杠”了起来,这可能是即将过去的马年年末的最后一桩大规模的网络围观事件,经过如下——1月23日工商总局抽检购物网站,宣布: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1月27日“80后淘宝小二”致信工商总局司长:抽检程序存疑;1月27日晚间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依法行政,开展网络市场监管执法;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发布白皮书: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5大问题;1月28日下午淘宝回应工商总局: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情绪性执法”。

    先不论是非,国家最高市场监管部门与国内最大电商“掐架”,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否则,官商关系太“和谐”,消费者一旦被侵权,难免会有“投诉无路,维权无门”之虞。

    所以,对二者的你来我往,网友作为网购的主力军,首先乐不可支,不遗余力地火上浇油。也许太嫌弃淘宝过于“歪歪唧唧”,有才的网友编撰了个段子加以嘲讽,幽默辛辣,可以推荐编成小品上次春晚。脚本内容附后,“淘宝:我被工商总局欺负了。大家:咋了? 淘宝:那厮说我卖假货。 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别人都卖假货。大家:那你卖了吗?淘宝:他们说没授权就不是正品。大家:那你卖了吗?淘宝:他统计有问题。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我也打过假。大家:你丫到底卖假货了吗? 淘宝:……” 

    本想扮成弱者,在网络收获几许同情的淘宝,万万没想到网友们会如此冷酷无情地对待自己。这只怨淘宝忘记了一句名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淘宝的文案连篇累牍,但闪烁其词,始终回避淘宝有无售假的真问题。这当然逃不过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淘宝售假,首当其害的是这些正在围观的网友们——不说清问题,就妄想曾经与潜在的受害者不仅原谅自己,更要同情自己,不是太傲慢,就真是利令智昏。

    监管部门的抽查结果显示,淘宝售假而且比率颇高,淘宝说这不够科学,不够公正。那么,最直接直观的办法是看看消费者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门户网站搜狐做了个问题调查,截至28日19时18分,已有8200多名网友参与,结果显示,有91.43%的网友表示在淘宝上买到过假货。其中,“经常买到”者占67.91%,这一比率与工商总局公布的非正品率大致吻合,教人如何理解淘宝的“委屈”?

    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回应淘宝有无售假时称:“25块钱就想买一个劳力士手表,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你自己太贪了。”如此回答,其实表明淘宝高层明知淘宝有售假,这种情形,按照《消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必须承担连带责任。不去反思自身、查补漏洞,反要讥讽消费者贪婪——当初的傲慢,换来今日网友的冷对,真可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因此,只要有售假现象存在,监管部门对淘宝的督查,只有查得不严,不存在查得过分的问题。而淘宝也只有更加严以律己,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是最好的危机应对。沉溺于无谓的口水战,则毫无意义,显示不出聪明与诚意。

    ■本报评论员 赵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湖南骄傲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新常态 新使命
   第A5版:新常态 新使命
   第A6版:新常态 新使命
   第A7版:新常态 新使命
   第A8版:华声速览·政务/政情
   第A9版:华声速览·世相
   第A10版:华声重点·迎战冰雪
   第A11版:华声重点·“快审快判”
   第A12版:华声重点·最美交警
   第A13版:华声湖南骄傲
   第A14版:华声重点·小区无监控
   第A15版:华声看台
   第A16版:华声玩乐
   第A17版:华声财经
   第A18版:华声财讯
   第A19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A20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A21版:华声金融
   第A22版:华声金融
   第A23版:华声金融
   第A24版:体彩快报
淘宝,最该说清楚有无售假
约谈“提案抄袭”开了个好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