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思源实验学校 刘想艳
今天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读懂彼此的心》这一课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讨论。当学生们分享与家人的冲突时,两个孩子的故事像两面镜子,照见了许多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
第一个故事来自一个眼神清亮的女孩:“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春节带回两份礼物,其中一份坏了。奶奶直接把完好的那份全给了弟弟。”她的声音很平静,“如果是我,会主动分给弟弟一半。但弟弟只给了我小小的一包……”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我看见她睫毛微微颤动,那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克制。
紧接着,一个男孩讲述了他的遭遇:全家计划旅游时,妹妹弄丢了车票,父母未经商量就收回他的票给妹妹,让他独自留家。他说:“车票明明是我自己保管好的……”男孩攥紧的拳头里,握着被剥夺的选择权。
成人世界总以“年幼者更需要”为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切割爱的蛋糕。我们忘了,当公平的天平倾斜时,被牺牲的从来不只是某件礼物或某次机会,而是一个孩子对世界的信任。爱不是定量分配的消耗品,而是流动的能量。当父母学会事前协商、过程透明、事后共情时,爱的天平自然归位。
教室窗外,春光正好。或许,重建亲子关系的密码就藏在这堂普通的课里——当我们学会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那颗被委屈冻住的心,终将在理解的阳光下重新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