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临澧县第三中学 苏军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被社会关注,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十分迫切。如何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若教师的心理状态不健康,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相关部门及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同时,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之具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从心理上说,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即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和评价,相信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入学后,随着外界信息的输入,如老师、同学的评价,自身会逐渐形成“我属于哪一种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心理上出现一幅自我形象。若建立了成功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按照这个指令朝成功的目标努力行动,使自己不断地越过障碍而求得进步。反之,建立了“失败”的自我形象,则会朝失败的方向运行,使自己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和决心,甚至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没能很好地完成。
所以说,自信心是无价之宝,犹如一面旗帜,激励人们走向成功与成才之路。中学生可塑性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建立学生自信心。
2.想方设法锻炼学生意志力
意志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它对人的进步及成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人的意志行动往往是与克服困难挫折相联系的,困难挫折有大有小,意志行动也有简单复杂之分。像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张海迪等战胜厄运,做生活强者的行动就是复杂的意志行动,需要百折不挠地承受挫折的能力,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作为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无论是校内、校外,还是课内、课外都要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3.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人际关系融洽的孩子一般都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浓厚兴趣,对学校、老师、自己和将来都抱有很高的期望,乐于接受教育,热心参加各种活动,他们的智力常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因而,学习效率高、效果好,成绩较为优秀。相反,有的孩子成天孤独、自卑感强、忧郁焦急,智力也会处于半沉睡状态。
因此,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孩子们适应学习生活,也是他们在未来事业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交往,善交朋友,慎交朋友。
4.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很多学校虽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等,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还是不够专业。因此,学校需要定期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心理保健知识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职业规划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同时,学校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真正提高学生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当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阶段的特点,家校共育,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