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靖
这种习俗,兴于何时?未知。但一直延续至今。农家人很守规矩,起得老早。不约而同,朝着同一个目的地聚集。从三三两两,到成群结队。像许多小溪,汇进同一片海洋。路上有说有笑,绝不枯燥。沟上的杨婶儿要讨媳了,沟下的二奶奶昨儿“老”了……话匣子一打开,就闲不住。闲不住,是农家人的性格。顺着山沟小道,弯弯又绕绕,一直延伸到镇子外的远方。
小时候,最喜欢赶集。即使父母不同意,也要屁颠屁颠地黏着去。大人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看到好吃的,就挪不动小短腿儿。非要解了嘴馋,才肯罢休。五彩缤纷的水果糖,冒着热气的肉包子,裹满芝麻的糖油果子,张家的时令蔬菜,刘家的应季水果,天南海北的稀罕货,手艺人制作的鸡毛掸子,和用竹子编织的篼筐箩篮,抑或一个修鞋的老大爷,和踩得哒哒哒的裁缝大姐……爷爷最喜欢吧唧叶子烟,和戒了一辈子也没戒掉的那口高粱酒。
集市不大,花样繁多。沿着一条不知年岁的石板路,从理发店,一直热闹到榨油厂,春种秋收,夏耕冬藏。调配日常丰俭,把小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多余的作物瓜果,被倒腾出来。或背,或挑。到集市上,换几个小钱,存起来买来年的种子,或是全都交给女人。积少成多,用来讨媳妇儿,或置办嫁妆。
买家是农家人,卖家也是农家人。地地道道,舒舒服服。没有离谱的价格,杆秤也成了摆设。我还被拎起后领子,称过几次体重。缺斤少两不会有。若是关系好点儿,还会往你背篼里塞一根黄瓜、两根葱,或三五个橘子、苹果。长得不一定好看,但绝对值得尝两口。有泥土的芬芳,有山泉的甘甜,还有农家人顶着烈日的喘息,和冒着酷寒哈出的白气,这是对勤劳人的嘉奖,也是对辛苦耕耘的馈赠。
人来人往,边逛边唠嗑。聚拢来是烟火日常,摊开后是人间模样,成了无法割舍的存在。就像在内心深处,藏了一罐,母亲酿的醪糟酒,浓度算不上有多高,却能醉倒一个游子的思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