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中G1222班 彭晓婧
近日,翻开朱大可的文集,有一篇谈到了“标准答案”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我们,还真是感触颇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为追求“事实”而废寝忘食,甚至同学间为此会争得面红耳赤;老师们也为了教会学生获取“真理”而苦口婆心,甚至于心力交瘁。这是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的现象,以至于很少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你用一种批判的眼光仔细去思考这些现象,你可能会发现这其中也许有不妥之处。
理科课程还好,无论多少种方法,算出来的标准答案最终可能只是唯一的,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也许是公平公正的,因为它能制定绝对的对与错。可是对于一些文科课程,比如语文、政治等,开放性比较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源于经历、遭遇、身世、生活环境、性格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都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看法的差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大可先生提到一个故事:他某年四月份去旁听过一位优秀小学语文知识的公开课,老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并说出看到了什么事物。同学们经过观察之后都踊跃发言,有的说看到了长出嫩芽的大树,有的说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说看到了明媚的阳光,有的说看到了高楼大厦等等。老师听完这些发言后却说,你们都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我看到了春天”。朱先生认为“虽然老师的标准答案更具‘隐喻’特色和‘语文’气息,但你又有什么理由说孩子们的答案是错的呢?难道他们看到的都是幻景?”
从前的“子曰诗云”就是金科玉律,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的标准答案。清代兴起文字狱,秀才甚至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获死罪,因此文人学士大都噤若寒蝉,不敢抒发己见,更不敢议论时政,以免招致杀身灭门之祸。清代乾嘉学派提出“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作为学派规范的第一要义,摒弃所有的主观想象。科举制度下的八股取士更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书写上必须是“八股文”,意思上必须是“四书八经”等古圣先贤的“经典”,容不得你去发挥。如今,我们有许多“国考”、省市统一考试、“联考”之类的“标准化”考试,统一印制考卷,统一“规范答案”,统一评卷模式。这些考试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却钳制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对于创新人才的选拔。
整个学生时代,老师和家长孜孜不倦地向我们灌输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答案:好好学习,争取上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为此,我们牺牲了多少课余时间做繁重的家庭作业,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结果,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贫瘠,精神家园越来越荒芜。小孩刚上幼儿园时,老师给他画个圈,问他这是什么,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孩子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可是上了小学之后你再问他同样的问题,尤其是数学老师问他,他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0”。这就是“标准答案”模式教育下的可怕的结果:想象力被无情的扼杀。这是当代教育的悲剧,我们似乎无能为力,只能等着被这一可怕的模式格式化,被机器加工,成为一批又一批的“流水线产品”。但愿我们的老师在“素质教育”春风的沐浴下,能像龚自珍一样对我们学生“……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