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一舟
耗时数月,成都一所小学发明出了一套“国学操”,将体操和国学的诵读融二为一。喇叭里面播放着由古筝弹奏的《渔舟唱晚》和童声朗诵的《弟子规》合成的“体操旋律”音乐,极富古典韵味。学生们则随着音乐,一边大声朗诵着《弟子规》,一边“做操”。体操的动作包括古代的站、行、坐、让、孝、礼等系列动作,还富含太极韵味。
时下流行于中小学的国学教育热潮,主要是停留在诵读层面的形式教育,当然也偶尔有“国学操”的趣味载体出现。不禁疑惑:捍卫传统、弘扬国学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每天做做“国学操”、读读“弟子规”吗?就事论事,《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虽然凝聚了前人的道德理性、涵盖了悠久的文化内涵,但受时代所限,毕竟包含有宣扬封建道德礼教的内容,理性的学习和认识是必要的,死记硬背式地僵硬诵读绝对是不可取的。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在笔者看来,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应重在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而并非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国学操”有无,其实并不重要。
诵读经典,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只是国学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全部——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可不是做做“国学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