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开物中学 黄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用来感染熏陶学生的大熔炉。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是对该事物的一种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肢解课文、硬塞概念,致使教无兴味,学无情趣,教学效率偏低。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挖掘语文教学中美的矿藏,去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调动学语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一、巧组美句引趣
1、在字词教学中,为使学生对音同音近词和多音字有个理性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音同音近词和多音字读音和用法,我常常把这些词组合成美妙的句子,以音、形组合的新颖去刺激他们的感官,使之得到美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弹琵琶时吃枇杷”、“靓男女不褴褛。”
2、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我也运用组句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整个中学阶段学过的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篇章,我这样组句:“狂人写日记时忘记吃药,孔乙己为这件小事回到故乡,与阿Q一起看戏。”这样,就把苦行僧般地去记作家作品化为一种美的享受。
二、幽默启智引趣
1、幽默是以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智慧和美学范畴。课堂中,教师能做到语言、教态幽默,或者借助笑话都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竞选州长》时,为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马克·吐温的语气风格,我借助他的一句话:“戒烟太容易了,我都戒过九十九回了。”于是,学生们在幽默给予的快感中自然把感觉迂回到对课文的理解。
2、审美引趣的方法融于作文教学。在写材料作文时,我尽量选取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富于情趣的材料。比如,美国当代著名企业家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一书中引用了一个小故事:英国一鞋厂推销员与日本一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中一岛国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故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说到这里,我略作停顿,让学生去自由思考日本推销员的电文会怎样。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进入极端活跃状态,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马上亮出日本推销员的电文:“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潜力极大,派人常驻此地。”听罢,学生唏嘘不已。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据材料作文,他们自然乐在其中。
三、以美迁趣,异趣相长
发现学生其他方面有兴趣,及时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解读其他方面的美,使之兴趣迁移,培养新的兴趣,从而使不同的兴趣互相促进,互相强化。
班上有几位学生爱画画,立志考美术专业,但对语文兴趣淡薄。于是,在进行图画材料作文时,我总是让他们在黑板上画漫画,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同学的称赞。然后让他们的兴趣慢慢地往语文学习上迁移。我要他们依照古诗词名句创设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这样,既美化了学习环境,又可让其他学生根据他们绘画去记忆和理解诗词名句。渐渐地,这些美术生从喜欢绘画到喜欢诗词,喜欢文学,随着语文兴趣的增长,他们的语文成绩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生活处处都是诗”,“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这门艺术,更是情趣万千,教授者应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它的美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知于乐,启其智而引其趣,使之情趣不减,认识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