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三中 江来明
高中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的。新课改背景下,怎样看待语文教学呢?
一、语文就是生活中美的提炼
语文的内容包括现实生活、人生命运、思想情感,是生活中美的化身,是生活中美的概括与提炼。有时候,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太现实、太粗糙、太浅薄了,往往体会不到生活中丝毫美的乐趣。而语文,却能够使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充满希望,富有激情。当我们进入语文的世界,就走入了美丽的世界。语文中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正直的情感、善良的灵魂,语文中有人生的思索、绘画的点评、古今智者的对话。她会激发我们去追求美、创造美,她也能使我们能够对自身的周围的生活有清楚明白的认识,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语文的乐趣在于表现我们人生的形式,表达我们自身的情感。而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美,在生活中创造美,丰富我们情感,提高我们自身品位,升华我们情趣的过程。我们阅读、写作、朗读也是一个提炼美、丰富美的过程。
二、利用好教材,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新课改的语文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选修课有多册,内容各不相同。教学中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重视必修教材的同时,也要重视选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热爱阅读,养成自我探究的习惯。但是,任何教材,都只是个例子,把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学好了语文。作为教师应该有大语文观,在教好教材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的成功起于文学的课堂,但真正引导我进入文学殿堂的是阅读。”文学家罗曼.罗兰说得好:“是阅读激发了我的文学兴趣,也是阅读引领我对生活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多阅读作品,就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学好语文,在学好课本的同时,又要跳出课本,跳出语文课堂,形成大语文观。
三、练好语文基本功,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素养的高低,与其语文修养有关,而语文修养又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怎样加强语文修养呢?首先,引导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听老师的示范朗读,听电台的广播以及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督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能够把文章的语言和情感变成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其次,要引导督促学生写一手工整大方的汉字。写字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电脑可以代替人的书写,但如果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既能悦己,又能悦人。第三,培养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可以创造出新的语言,新的形象,新的境界,新的观点。虽说每学期老师会安排8—10次左右的作文训练,但仅靠这几次作文训练就想把文章写好是不可能的。
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练好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做好语文的笔记就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方法。每天早自习时,我都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两个成语,或者是一两个优美的句子;每次学生晚上自习时,我总是强调在阅读中做好笔记;课堂上的知识点,如精巧的文章结构、错别字等等,我也强调学生写下来。时间长了,一定会提高我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中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语文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就是语文课本的学习,而现在是加强探究,强调感悟体验。这中间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在探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的任务也就会很好地解决;教师可以是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思路的点拨者,可以是兴趣的激励者,可以是答案的倾听者等等。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相结合,一堂课才会有生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