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2025湖南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2025湖南省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子亲人”流行背后的真需求

  许君强

  “不跟自己的家人父母交流,而热衷于和社交媒体上‘别人家的父母’热聊?”据媒体报道,不少年轻人有实际亲人却爱看“电子亲人”,许多“电子亲人”网红博主在一年内涨粉几十万,活跃度高的“活粉”比例惊人。

  所谓“电子亲人”,其并非与网友有亲属关系,而是分享育娃经验或经历的相关博主。面对年轻人的困惑,他们耐心疏导,常给予正面回应。不少网友将其视为情绪充电宝、心灵加油站。

  年轻人之所以爱与“电子亲人”交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着激烈竞争,在面对压力时难以自我调节,亟须外界疏导;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父母有的可能不会向子女表达爱,与子女相处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而“电子亲人”的存在正好弥补了部分年轻网友在现实家庭中得不到的关心和问候。

  没有谁的青春是容易的,春天有鲜花也有泥泞。闯过眼前的困顿和迷茫,既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也有赖社会伸出援手。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子亲人”活跃,是因为年轻人能够在这里获得慰藉、汲取能量、扫除心灵“雾霾”,实现自我疗愈。这也提醒我们:对青年群体,需要社会多一分理解、包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他们轻装前进、踏实奋斗。

  对于中国人来说,亲情是斩不断的血脉——无论车票如何紧张,不管路途多么遥远,游子总会归家团圆;人生有什么重要的好消息,也总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与其担忧年轻人会疏离父母与亲情,不如想想自己能为其做些什么——有时候不经意的问候,雪中送炭的援手,就可能让他们心生暖意、跨过坎坷。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