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湘江副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声蛙鸣里的乡愁

  罗并乡

  多年前我评论过陈爱民的散文诗集《聆听水声》(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如今再读,又一次欣喜地捕捉到了江南的春雨,夕阳西下牧笛横吹的稚童,夜晚水声蛙鸣里忽闪的萤火虫……透过文字里跳跃的意象,我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念念不忘的乡愁。

  乡愁是萦绕心头纯净的回忆

  陈爱民的散文诗往往以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大自然的美丽和乡村生活的朴素之美。在他的笔下,家乡的河流依然是纯净的,在劳动的照耀下酿成了诗意盎然的酒,故乡仍旧是他“在一颗露珠上寐着一个小小的梦”,乡土的气息仍然有声有色地在他的生活中弥散,挥也挥不去。

  在作者笔下,霜在秋夜里“喧哗”、阳光下的田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描绘变得生动起来。人们最熟悉的萝卜和辣椒等蔬菜,他也会用散文优美简洁的文字表达,如“辣椒花开得比苔花大些,但不张扬;花好看,五瓣或六瓣绽放,小小的娟秀,小小的可喜”(《菜蔬欢畅》)。在他眼中 “一株野菊朗读小令/这情景,没有野心,没有锐利/都是在一种很轻的眺望里发生的”(《田野蓄满翅膀》)。家乡的田野是一种永恒而纯净的风景,永远地定格在作家的脑中,任何平常的事物都成为他赞美的对象,在《萝卜帖》中,他情不自禁地写道:“久居闹市,一想起萝卜,或者在菜市场一看到萝卜,心里边就软软的、爽爽的,眼前,就扯出了故乡一幕幕的劳作、一幕幕的炊烟,还有一幕幕的青翠和明亮。”情深意切跃然纸上。

  乡愁是挥之不去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人都有精神的家园,尤其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农家子弟。陈爱民笔底浓浓的乡愁是绚丽多姿的,既可实指人类休养生息的家园,又可以是滋养灵魂之所。他可以在那里静听天籁的月光,听草木虫鱼的音乐,当他在城里厌倦了灯红酒绿,推开自己紧闭的心灵之窗,“月色就来了,沿着田埂,沿着回忆的河床。在浅香的草垛,在碧绿的菜地,在迷离的房舍周围,在醇醇的民谣和谣曲之中,月色一如轻盈的梦,那般恬静而又明亮”。

  《老屋》中的故乡已远去,田野未荒芜,作者的灵魂一一掠过老屋旁“咀嚼朴实的劳动,吐出粮食中最纯粹的语言”的石磨,演绎着山村的野史的水车、老井和少女的风景。散文诗《少女与红裙子》,写阳台上静立如钟的少女,“以一种暗示的姿态姗姗逼近”作者的灵感,少女“蹦跳的身影丰富了整个原野”,这正是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诗意盎然的景观。我们不难想象,家乡的乡愁如果没有袅袅婷婷的江南少女,少了瞬间穿透男人们宽厚胸怀的明眸,世界将会何等黯然失色。

  时过多年之后,散文诗集《聆听水声》依然是散发着乡土清香的上乘之作。家乡的水土长期的滋润,使陈爱民的文学清丽婉转,真挚动人,才会有他那样“生命的张力随洁净的灵魂在飞翔。流水无涯,这月夜的水声,注定让我们一生享用”(《亲近山村》)的深刻感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