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虽远,行必至,心向往之
——读马克思恩格斯联合体札记

  文选德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剖析,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对于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是以“共同体”“联合体”来描述。而这个“联合体”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一重要论断,要求我们在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寻根脉取真经。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联合体”的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鼓舞广大共产党人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亦即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

  早在中学时期,马克思就立下了要“为人类而工作”、为千百万人的幸福事业做出牺牲的志向,萌生了共同体主义的思想。大学毕业后的马克思先后在《关于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多次提出“共同体”概念并加以阐述,明确指出“人的实质也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之后,分别或合作撰写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主义原理》等经典名著,不仅对“共同体”作了全面精准的论述,而且系统地阐述了“联合体”的思想。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社会描绘成“自由人联合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经典论断正式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即“自由人联合体”。应该说,这是构成《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的基本原理”和贯彻始终的“基本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区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而是要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通过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举措,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所以《共产党宣言》中的“联合体”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代名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联合体”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本人在论述“真正自由的劳动”的时候,也曾使用过“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的表述,包含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或全面发展的(个)人,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历史的进步必将使人类以“真正的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此处“真正的共同体”还不是“联合体”,而是社会主义社会抑或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为彻底废除私有制与阶级压迫,恢复和拓展个体自由创造条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还曾经说过:“最后,让我们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按照商定的计划,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这里,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对他们的劳动生产出来的有用物品的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这说明人类历史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而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互动,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变革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尽管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出自于1867年才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著者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Ⅳ·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危害》部分)之中,但其时间早于《共产党宣言》。这里的“联合体”和《共产党宣言》中的“联合体”也存在表述上的差别,从而佐证了马克思不仅终身关注共同体,而且对“联合体”的思考是不断趋于成熟的。马克思虽然关注较多的是“共同体”,但对“联合体”也是时有成熟的高瞻远瞩的思考和精彩表达。如果说1845年夏马克思对于联合体的设想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那么,《共产党宣言》则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来论述“联合体”,明显有了新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未来社会设想的“联合体”,是最终摆脱“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向“自由人联合体”迈进。

  联合体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有时是通用的,而有时又有严格的区别。《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粉墨登场,社会主义概念被弄得含混不清,一些资产阶级乃至封建主义的思想都冠以社会主义之名,因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通过《共产党宣言》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和清洗,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几乎是同义词。但第二国际时期伯恩施坦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搞得面目全非,所以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还存在含义上的根本区别。

  其实,早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就发表过关于共产主义的文章,只是他觉得当时自己的知识不够,还不能对共产主义给予定论。后经过刻苦学习和革命实践,特别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探析批判,在1845年前后创立了“唯物史观”,在1847年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中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使得马克思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对共产主义进行思想理论上的科学概括,认为“共产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结论”,把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升华为“联合体”。

  如何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时,系统地阐述了不断革命和过渡时期的思想,他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而在《法兰西内战》中则说,工人阶级知道,“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这里的“更高形式”就是共产主义,而“历史过程”就是过渡时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赋予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全新的内涵。关于过渡时期,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在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后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很大,社会产品实行按劳分配,存在资产阶级法权,总而言之,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无论是过渡时期还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都远没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就完全不一样了。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就是对《共产党宣言》中“联合体”的最好诠释和描绘!这样的社会,用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话来说,“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里的“自由王国”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自由人联合体”;或者说就是“世界大同”,就是“人类解放”。由此可见,“自由人联合体”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联合体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为实现联合体找到了革命的力量,也明确了无产阶级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论犹太人问题》一书中,阐明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之间的根本区别,这里的“政治解放”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人类解放”则是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马克思再次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马克思根据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经验,把自己当时已经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解放作用的伟大思想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认为法国要实现解放的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形成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其实,这也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中找到的解决“历史之谜”的“锁匙”。这把“钥匙”就是无产阶级,因为“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这是实现“联合体”的伟大力量。

  历史证明,资产阶级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全部有效的办法就在于”通过“革命”即“工人革命”“人民革命”“社会革命”“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以及“所有起义”“一切起义”“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行动”等路径,才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而无产阶级革命按照马克思最初的设想,是在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当然,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俄国公社制度后又做了重要补充,即在一定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以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并不等于建立了“联合体”,而只是处在“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社会抑或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这个过程是实现“联合体”的必经阶段,或者说是为实现“联合体”创造条件。最终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需要无产阶级进行强制性的干涉,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克服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问题和困难,排除来自各方各面的阻力和障碍,不畏强暴、不怕失败,经得起各种反复,这样经过无以数计的艰苦激烈的斗争,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才有可能完成历史赋予无产阶级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永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500年来,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建设到改革的雄关漫道。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巨人般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我国已经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大踏步地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回望过往,从建党之初到党的二十大,在我们党的纲领和章程中,始终不变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爬坡过坎、砥砺前行。时至今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想,这个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联合体”!无论是在国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在国际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联合体”迈进!

  历史的发展过程并不像涅瓦尔大街那样笔直,其运动轨迹是非线性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高潮与低潮更替、顺境与逆境并存、辉煌与失败交织。我们深知,如今距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还很远,路还很长。但是,我们坚信,人类社会必定会按照马克思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历史观对人类社会的“史前史”和“真正的人类史”的划分进阶,遵循其内在规律永续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并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唯有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永远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牢记“路虽远,行必至”的至理名言,做到对共产主义永远“心向往之”。并且把向往之心落实到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大小事情中去,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