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司帅 周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和“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命题,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具备的“六个力”: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政引领力:铸魂育人,牢牢把握育人方向。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力量,直接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通过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完善思政课程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确保人才培养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坚定信仰、崇高道德和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人才竞争力: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重点任务,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此,必须推动教育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构建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改革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推动教育模式从“以分数为导向”向“以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导向”转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科技支撑力:强化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依托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确保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安全。为此,我们必须根据科技变革和国家发展的紧迫需求,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紧密协作,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对原创性、颠覆性科研成果的支持,抢占科技制高点,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民生保障力: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为此,必须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力度,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确保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真正使教育成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工具。
社会协同力:多方联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建设教育强国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政府、社会、家庭、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例如,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使教育更加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社会协同力的提升,不仅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还能加速教育成果的转化应用,进而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双赢。
国际影响力:深化对外开放,提升全球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全球大国,中国必须通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提升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话语权。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就,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又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际合作办学,构建开放包容的教育生态体系,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教育中心。
紧紧围绕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六个力”的核心内涵,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文理学院基地研究员、湖南文理学院教师。本文为2023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育人路径研究”(23A3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