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佰龙 刘豪健 龙新兴
邵阳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非常活跃,形成了“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逢“6”进站找代表
邵阳县人大代表联络站能用起来,离不开一套操作性强的制度。
联络站场地因地而建,不额外占用村(社区)办公场地,相反让基层办公场地的利用率更好了。该县按照“九有”(有工作场所、有办公设施、有组织架构、有代表信息公示、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台账记录、有网络平台)标准,建好了138个代表联络站,其中20个乡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127个村(社区)、片区级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高新区代表联络站。
同时,为了实现联络站“24小时不打烊”,该县相应建立了网上代表联络站138个,实现了全县乡镇、村(社区)代表联络站建设全覆盖、全县四级人大代表全进站。线下联络站工作时间上比较灵活,实行“逢6进站找代表”制度,开展接待选民、监督议事、矛盾调处、政策宣传等活动。
许多代表告诉我们,有了代表联络站,以前代表小组“找不到地方商量事情”的问题解决了,以前“代表难集中”的矛盾也没有了,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积极性更高了,代表活动也更丰富多彩了。
邵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彭茂华说:“为进一步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有关要求,县人大常委会根据我县实际,细化了具体工作标准,对代表联络站建设和活动开展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加强日常工作检查指导,对代表提出具体的履职要求,建立完善代表激励监督机制,教育引导代表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真正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好、管好、用好。”
矛盾“站”里得解决
邵阳县有一条李大坝灌渠,是古楼村、中庙村、决菜村、黄坳村农用水的主渠道。5公里长的灌渠有5个闸门,遇到旱季,上游的村将闸门关上,下游的村就无水灌溉,因此村与村之间经常因争水引发矛盾。
村民将问题反映到了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夏伯军等做了充分调研后,联合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给出了调节方案——李大坝灌渠的闸门只在赶集日关闭,其他时间上游村要关闭闸门,需要征求下游村民的同意,长达多年的争水矛盾迎刃而解。
邵阳县白田村村民赵新祥,屋前道路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道,由于弯曲狭窄,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反映到了人大代表联络站,要求将该路段扩宽改直。该联络站通过充分发挥代表的纽带作用和人脉优势,争取县乡村振兴局等单位的支持,投入资金20余万元,将该道路扩宽修直,村民出行时多了一份安全感。“村里十年没有上访事件,是因为大事小情都讲民主,这是团结群众干事创业的‘法宝’。”白田村支部书记、人大代表黎运明说。
去年以来,该县138个代表联络站,共接待群众15000余人次,收集并向有关部门交办群众意见建议886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53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