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正创新,构建“三生”思政育人体系

  柳欢芳 李姣

  核心提示 

  构建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三生”思政育人体系,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开辟新路径。高校应着力做实生命教育,润泽学生心灵;加强生态教育,推进绿色发展;深化生活教育,引领美好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构建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三生”思政育人体系,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开辟新路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珍爱生命基础上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态的爱惜;生态教育让学生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涵育精神境界、体悟生命价值;生活教育引导学生追求并创造美好生活。将“三生”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应成为培育人格健全、思想健康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策略。

  做实生命教育,润泽学生心灵

  2023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18岁至24岁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大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尚有欠缺。高校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意义,深植尊重、珍爱生命意识,进而全面提升生命质量与价值。

  探生命之源,识生命真谛。一方面,打造专业化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生命起源、成长与发展、身心健康、道德伦理、生死观等核心议题,系统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发挥不同学科的生命教育功能。注重挖掘伦理、心理、社会等学科中的生命教育要素,构建立体多元的生命知识体系。

  尊生命之贵,悟生命意义。高校应在校园内营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文化氛围,将珍爱生命理念巧妙融入校园文化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围绕生命奥义等核心议题,开展生命教育主题讲座、读书会等活动。比如,中南大学建立人体形态学科技馆,馆内设有“生命的风采”“人与自然”等主题展区,旨在引导大学生探知人体奥秘、关注生命健康。

  爱生命之美,践生命价值。组织学生参观生命科技馆、生态保护区等场所,观摩生命故事分享会、生命主题艺术展览,引领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感悟自我、他人及自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此外,高校可积极寻求与医院、社区、康养中心等社会机构合作,组织生命体验营、志愿服务、社会关怀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感受生命的宝贵、 在奉献他人中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加强生态教育,推进绿色发展

  新时代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延续这一绿色发展进程,高校生态教育应走深走实,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局。

  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生态教育内涵。高校应积极传承“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紧密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实际状况,厘清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容与实践进路,将生态教育引入课程体系。比如湖南农业大学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向,从思想素质、文化底蕴、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艺术修养六个维度构建了“六环融合”生态环保文化育人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注重文化浸润,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一方面,深耕校园生态文化沃土。组织开展绿色文化节、环保创意大赛等生态主题的校园活动,同时加强对校园绿化的建设和维护,打造“生态校园”。另一方面,打造线上绿色教育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类媒体、社交平台,开设生态教育专栏,推送高质量环保科普内容,提升生态理念的影响力。

  加大实践驱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切实做到爱护校园环境、节水节电、低碳出行等,将绿色发展理念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进而推动形成绿色生活风尚;组织开展多元化环保实践活动,比如积极响应我省“绿色卫士下三湘”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引领学生参与河道清理、植树造林、环保宣讲等各类生态环保项目,用实际行动诠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深刻内涵。

  深化生活教育,引领美好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教育应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积极追求并自主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培养积极人生观,发现美好生活。引导学生以社会为师,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田野考察、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涵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引导学生以公益塑德,鼓励学生参与支教助学、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培树学生的感恩之心。

  塑造正确价值观,追求美好生活。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丰厚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深刻认识到真正的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也在于精神的富足,进而追求人文关怀、社会责任、道德情操等精神层面价值。比如湖南大学充分利用岳麓书院资源,创设“移动”思政课堂,开展祭孔大典、拜师礼、端午祭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

  倡导科学劳动观,创造美好生活。“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源于劳动所带来的个人成长与自我充实,是一种增值型的幸福。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构建以校园劳动教育为核心、辐射至家庭与社会的全方位劳动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激励学生投身于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之中。

  构建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三生”教育体系

  “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生活教育,是环环相扣的全链条教育体系。高校应以系统性思维、整体性视角、一体化布局为关键策略,积极探索“三生”教育与学校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确保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教育效果的积累性,打造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教育体系。

  系统谋划“三生”教育战略。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应高瞻远瞩、见微知著,将“三生”教育融入教育战略全局;应统筹内部发展均衡性,构建课上课下有效衔接、校内校外联动互补、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立体教育模式,让“三生”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同时注重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推动“三生”教育与时代同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协同深化“三生”教育实践。高校应加强与政府、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紧密协作,通过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三生”教育向纵深发展;推进课程体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施策,确保“三生”教育在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个体与集体之间深度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构建大中小学“三生”教育互通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应推进大中小学“三生”教育一体化建设,整体布局、分段设计,打造梯度衔接、相互贯通的“三生”思政育人体系。梯度衔接体现为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征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三生”教育的连贯性和递进性;相互贯通则体现为确保全学段教学内容联通、科学研究共通、学校资源融通,形成一脉相承的教育链。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