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成 周渊
核心提示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历史担当和使命,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水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实支撑和丰厚滋养。
坚持系统性思维,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担当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就做好文化遗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多次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方法,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克服碎片化保护、功利性利用的弊病,构筑起挖掘、继承、创新、可持续的保护利用生态系统,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能够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阔视野去把握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任务、目标要求、认定标准,提升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精准度,真正做到普查全覆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应保尽保,让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坚守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历史使命中去挺膺担当,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形成保护和利用相衔接、打基础和谋长远相贯通的协同机制,构建起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质效。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宣传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好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起弘扬传承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加强学理化阐释,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元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们实践的创造物。文化遗产则是文化价值在精神、经济层面的外显,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文化遗产便是这一转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既是对民族文化的记录与创新,也是对人类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见证和诉说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化阐释,深入挖掘并传承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升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坚持理论创新与联系实际相结合,聚焦具体实践和现实需要,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从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中找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不断赋予其时代意义,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重整体化构建,夯实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只有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保护中主体、要素、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而从整体上建构起支撑文化遗产管理的四梁八柱,推进保护利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管理利用、安全预警、安全责任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化建设,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要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强化工作集成,充分发挥调动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学校、民众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整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要着力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政策加力、校地合作支持相关高校加强遗产保护相关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拓宽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等人才培养渠道,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大智力支撑。要大力构建学科支撑体系,立足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要,跨越单一学科界限,促进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破解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风险预警、法律保障、社会参与等关键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比如,敦煌文化数字化保护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的典范,从根本上来讲,这得益于甘肃域内敦煌学、简牍学、彩陶学等学科和文化人才的强大支撑。
创新大众化表达,坚持文化遗产利用的人民导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质。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保护质量的检验者,是文化保护成果的共享者。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造福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演进促使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推进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让古老的文物遗产更具科技感、现代感。要把数字化赋能作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手段,不断拓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场景,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数字化呈现,让静态的文物遗产“活”起来、“动”起来,让人们能够更加实惠便捷地深度体验穿越时空的古老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恒久魅力。要不断丰富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重要载体,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非遗展演、精品展陈、惠民演出等,让文化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聚焦文化内涵、现实生活、时代特点,鼓励全民创作,打造一系列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文艺产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内心。要积极开展跨区域、跨国界的文化遗产保护交流,深化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等方面务实合作,通过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