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组合拳” 推进高校家长课堂建设

  陈知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时代两种主要教育形式,家庭和学校的协同配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高等教育阶段,家长和学校的链接紧密度相对较低,导致家校共育陷入难以落地的困境。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在心理上追求独立自主,但在情绪情感、行为控制方面却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家长适时、适度、适当引导。有效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主观意识,推进高校家长课堂建设,构建家校共育模式,不失为以教育现代化助力大学生成长的积极探索。高校可从打造沟通平台、培育实践课堂和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推进家长课堂建设,提升家校共育效果。

  建好沟通平台,聚合家校共育资源。构筑家校沟通新渠道、完善校园教育管理新业态、打造立体育人新范式,助力学生成长发展,家校委员会正是这样的沟通平台。就全国而言,目前山东、江苏、广东、浙江、湖北等地高校都已成立各种形式的家委会。站在完善家委会管理、发挥家委会更好作用的角度,应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机制。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制订管理章程;完善沟通策略,考虑沟通对象的共性与个性,保持家校沟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完成对大学家委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落实大学生涯规划”作用的期待;建立应急管理小组,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家校冲突风险。应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确保家校及时沟通。力争每学期定期举行一至两次家校委员会会议,利用新生入校开学典礼、校庆等重大时间节点,邀请家长就家长课堂、家校沟通等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用好实践课堂,拓展家校共育维度。一方面,打造好校内课程。分专业分年级做好校内课程主题设计,帮助家长解答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疑惑。江苏海洋大学心理中心推出的家长课堂主题《关于过年,对于年的心理学理解》《亲子沟通中的无招胜有招——非暴力沟通》《大学生就业期,家长如何提供心理支持》颇有借鉴意义。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现有师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引进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邀请优秀家长、成功校友等参与授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学子讲坛、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开发线上线下家长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家长参与度,提升共育能力。另一方面,打造好校外课程。学校可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参观学校各类德育教育基地、专业教育基地和学生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家长代表亲身参与社区服务、文化宣讲、户外拓展及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等实践,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了解学生课外实践教育情况,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和理解,助推家校共育效果提升。

  培养学生三种能力,提升家校共育效度。家长课堂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家长课堂开展各类教育和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做人。以修身为主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品质,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树立法治意识;以养性为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学会管理情绪,懂得管理时间,涵养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家长课堂培养学生做事能力,助力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锻炼空间,体验社会角色、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家长现身说法,展示各种职业生涯特征,帮助学生做出科学、明智的职业发展决策。通过家校共育引导学生诚实做学问,刻苦做研究。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和知识探索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完成毕业论文、搞学术研究等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既需要高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也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支持,共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