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周磊
1月26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研讨会在汨罗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及高校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共探改革新路径。
近2个月内,全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专题培训班现场教学活动、客货邮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等活动不约而同选址汨罗,正是被农村综合改革汨罗模式所吸引。
汨罗市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抓住土地要素这个乡村振兴“牛鼻子”,构筑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大通道”,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治理新路径,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低效田变高标准田,“菜单式托管”吃“精粮”
在罗江镇罗江村,种植大户韩文胜流转的2000多块零碎土地整合为197块,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2023年亩均产量创历史新高。
“零散低效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后,实现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效率收益双高。”罗江镇党委书记郝光说,该镇改造高标准农田1.3万多亩,实现种植面积增加、主体增收、农田增产。
汨罗市借助“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双引双带”模式,全面铺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工程。
早在2021年,桃林寺镇高丰村在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钱从哪里来”这道必答题时,就提供了引导企业、乡友乡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资本投资的解题思路。
经过进一步探索,汨罗市支持灵活运用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等农村产权抵(质)押作为担保方式,为农户打通获贷路径、降低融资成本。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建设前,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统筹规划田块;建设时,统一土地平整与设计,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后,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效益落地。
各乡镇掀起“改田”热潮,通过“投贷联动”推进“小田改大田”6.04万亩。
“农村社会、乡村空间是一个多元价值的承载体,要摸清资源家底,做好基础性工作。”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特聘专家肖运来认为,“小田改大田”应不断优化投融资机制,最大程度利用政策性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
“改田”后,种植如何从“粗放型”变“精细型”?供销合作社惠农服务成为主要抓手。
罗江镇供销社惠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与1502户农户签订8610亩土地种植协议,提供育、耕、种、管、收、销售、农资供应等“菜单式托管”,年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达3.2万余亩,每亩为农户节约成本约200元。
乡镇供销社、乡镇农合联、乡镇惠农服务中心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3个乡镇惠农服务中心、153个农资供应网点,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供销服务网越织越密。
农民有了专属“田保姆”,真正打通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唤醒闲置资产,聚“地气”添财气
丘陵地变成良田,外地大户闻讯而来。
汨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来自江苏、湖北、浙江等地的种粮大户通过大屏幕VR全景看地,田地全景及面积、价格、流转年限等信息一目了然,找地犹如逛“淘宝”。
从前,流转田地少不了田间地头实地考察。2023年2月,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运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等13个流转交易品种入市入场,流转交易、抵押贷款等事项可“一站式”办理。
“选中地块后直接下单,土地资源变成有据可查的数字商品。”中心负责人曹玉霞介绍,该中心已网上成交办证159笔,面积10.6万亩,成交总额1.63亿元,为集体增收1484万元。
数字化建设,土地、金融等要素加快集聚,乡村“活起来”。
2022年,汨罗市启用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平台,“线上审批”宅基地1426宗,摸清历史超面积宅基地24316宗,通过存量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使用阶梯式付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增收1668.52万元。
如何让更多红利“装进”农民腰包?在汨罗镇瞭家山社区可以窥见答案。
远离闹市,湖畔庭院,流水潺潺,回廊曲折,一步一景。汨罗镇瞭家山社区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引进社会资本500多万元,打造“罗城故事”网红农家乐,带动3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土地流转、宅基地改革等举措,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永胜说。
2023年,汨罗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等405处,投产和在建“家门口就业”项目122个,带动4700多人就近就业,为农民直接创收近1亿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地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刘俊杰认为,汨罗可进一步因地制宜探索宅基地改革路径,产权流转交易中,将农村内部充分流动和城乡有条件联动有机结合,做好产权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
要素流动提速,拓宽夯实富民路
临近春节,汨罗市客货邮物流中心非常繁忙。4000多平方米的物流中心,日分拣能力超10万件的全自动分拣设备加速运转,将快递精准投送至各汇集卡口。
它们被搬上经“独立仓储、客货分离”改造的农村“客货邮”公交专车,当日可送达村民手中。
物流向“云端”,“数字”帮大忙。
打开该市自主研发的客货邮智能运行系统,快递包裹信息、站点收益统计分析一目了然,调配运力科学合理;系统无缝对接城乡公交智能监控平台,实时获取车辆班次、定位、运营线路、途经站点、发车时间等信息,对客货邮快递包裹全程跟踪管理;通过站点智能监控系统,该市164个客货邮镇村服务站实现可视化、规范化、标准化。
在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的设想中,“客货邮”融合发展不仅是资源整合的绿色工程、便民惠民的实事工程,更要成为产业振兴的富民工程。
汨罗最大限度整合客运、邮政、物流通往农村的线路,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村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
离该市城区约20公里的屈子祠镇徽山村卢塘屋,90后退伍军人荀明返乡创业,他的“小明家山里土猪腊肉”直播间,乡村腊肉通过客货邮发往全国各地网友的餐桌。
借力客货邮助农电商平台,白塘富硒米、长乐甜酒、白水马复胜糕点等一批农特产品“突围”,从村里奔向网络,2023年,新增销售产值5400多万元,直接为农民创收近700万元。
快递下乡坐公交,农货出山搭便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大通道”日益融通,汨罗“客货邮融合+电商物流+一村一品”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