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第03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自科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湖南对此持续扩量提质——
自科基金∶既要拿得到,又要用得好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1月16日,2023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暨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工作会在长沙召开。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邀请全省14个市州科技管理部门、本科高校、三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管理工作者,参加自科基金相关工作会议,在湖南尚属首次。

  背后的信号,意味深长。扶持和发展自科基金,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的重要抓手,自科基金项目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各单位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代表着正处学术“青春期”的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活跃度。

  会议透露,2023年,我省获国家自科基金资助项目1705项,获直接资助经费9.77亿元。记者采访发现,在“创历史新高”“持续提升”成为热词的同时,如何解决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指南编制不够科学、人才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也成为我省下一步的重要发力点。

  “创历史新高”成为高频词的同时,问题依然明显

  “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研学术单位,必须重视基础研究;要想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只有注重基础研究,路才能走得长远。”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描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在我国,自科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柏连阳在2000年首次获得了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当时,要想通过除草剂除掉杂草,又要让水稻安全生长,首先必须通过基础研究把杂草、水稻这两类长相相似、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研究透。柏连阳申报的项目正是“植物源除草剂安全剂研究”。

  “基础研究解决的是明天、后天的发展问题。”柏连阳介绍,如今,拔草的人工费已是使用除草剂的50多倍。20多年过去,随着研究的深入,水稻种植中的杂草防控已发生革命性变化。

  自科基金的支持和孵化,促进了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从2020年开始,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科技厅共同出资,设立省自科基金科药联合基金项目,一批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其中,莲子心的传统应用功效研究,有助于我省道地药材的发展;创新医疗器械低温冷冻治疗机技术参数全球领先,明显提升了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网络动力学与热力学排序研究方法,解决了一直以来制约中药复方作用机理阐明的技术难题。

  在国家自科基金方面,我省在联合基金的表现同样亮眼。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地方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出资,但申报面向全国开放。在业内人士看来,获得出资额算是达到及格线。

  2023年我省投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6000万元,目前获立项资助43项,资助经费超1.1亿元,超出我省出资额5000多万元。在投入相同经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我省获立项数目和资助金额位均居第一。

  “第一”“创历史新高”成为我省发展自科基金的高频词。

  2023年,我省分别申报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9958项、10317项,均创历史新高。同样突破高点的还有8人获得国家“杰青”项目资助,以及省自科基金的财政出资额近2亿元。

  但是,与周边部分省份相比,我省国家“杰青”“优青”数量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单位未充分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服务意识淡薄、动员发动不力等问题依然有待解决。

  发挥省自科基金“练兵场”作用,强化有组织科研

  在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剑看来,湖南要持续提升在全国基础研究版图中的地位,应更好发挥自科基金的导向和培育作用。其中,强化基金申报指导、推进有组织科研,成为重点。

  以中南大学为例,该校发挥地球科学、战略资源、先进材料、轨道交通、精准医学等学科优势,积极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近3年,该校共获国家自科基金资助项目1754项,获直接资助经费超10.8亿元。其中,牵头、参与经费超1000万元的重大类项目8项,经费超200万元的重点类项目76项。

  2023年,长沙理工大学获国家、省自科基金立项资助数在全省高校中分别排在第4、第3位。据悉,为提高成功率,该校成立校院两级申报指导小组,配合学院有计划推进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工作。申报过程中,对老师开展分类指导、重点支持、一对一帮扶。对高层次项目申报,更是从前期培育、同行交流、申请书撰写,到预答辩及专家指导,提供全流程有组织服务。

  省自科基金的组织申报是国家自科基金申报的“练兵场”。让省自科基金指南的编制更科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支撑,成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介绍,我省将聚焦“四个面向”,既坚持目标导向,又鼓励自由探索。在项目申报引导上,聚焦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五大标志性工程”、“卡脖子”难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为未来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源头活水。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我省也将重点发挥省“杰青”“优青”的培育作用,采取差异化扶持方式,挑选、培育更多“种子选手”,确保将省自科基金投向最具创新能力与活力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争取在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据悉,我省已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续签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协议(2024—2028),省科技厅也和教育、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及8家企业、12个市州签订省自科基金联合基金协议,加快协同创新的进度。2024年,省自科基金资助额有望突破2亿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