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通讯员 康文娟 邓静
作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石化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基石,对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0日,一场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对接会促成衡阳、岳阳牵手,一南一北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共同开启全省现代石化产业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牵手,结成现代石化“命运共同体”
石化数岳阳,盐化看衡阳。岳阳、衡阳不仅在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还都拥有良好的石化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
看产业基础。岳阳石化产业产值及税收分别占全省的60%、70%,是我省打造万亿现代石化产业的核心基地;而衡阳依托丰富的盐卤资源,具备氯碱、盐(硝)、铝铁盐等400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打造了全省最具特色的盐卤化工产业链。
看合作空间。岳阳石化产业形成了橡胶、己内酰胺、环氧树脂、环氧丙烷四大特色产业链,对醋酸、烧碱等原材料需求旺盛。而生产这些原材料正是衡阳盐卤化工的强项。
瞄准产业区域互补和上下游协同发展,本次产业对接会促成战略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协议14个,以及多个购销类和投资类项目,总金额超百亿元。“搭建相互交流、共赢发展的合作平台,结成更加紧密的现代石化‘命运共同体’。”岳阳市副市长陈阁辉如是说。
两地工信局及主要化工园区签署了7个石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地对地”合作、“园对园”对接,突出招商合作、产业互补、平台公用和信息共享。“园区之间沟通渠道和上下游供应链都会更畅通。”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勇介绍,招商项目可以在园区之间共享,互相支撑做大做强;进一步拓宽原材料、产品供应渠道,逐步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
对企业来说,省内两大化工强市深度合作带来巨大机遇。对接会上,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与建滔(衡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2.1亿元的产品对接协议。
擦亮“北石化、南盐化”招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现代石化产业加速成链的背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湖南轻盐集团与衡东县政府、湘乡市政府签约总投资110亿元的盐氟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计划分别在衡东和湘乡建设绿色低碳盐碱产业园和氟(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建成后湖南轻盐集团年营业收入将达70亿元以上,创造利润约12亿元、税收5亿元。
一企带一链,一链串一片。“‘北石化、南盐化’的战略布局将加快形成。”轻盐集团副总经理陈伟介绍,衡阳及周边地区将以该项目为基础进行上下游延伸,扩大盐化产业集群规模;而湘乡基地则向氟精细化工领域扩链延链,为全省打造盐、碱、氟、氨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添砖加瓦。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石化产业发展,谋划打造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2022年,我省现代石化产业营收达5200亿元,培育了7家百亿级龙头企业。
锚定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不能“各自为战”,需要进一步整合全省资源,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省工信厅厅长雷绍业表示,开展现代石化产业对接合作,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协同上,依托全省14个化工园区,合理定位产业布局,明确产业链重点发展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在增强产业韧性上,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化工新材料,打造“油头化身材料尾”全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现代石化产业,湖南持续发力
与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石化强省相比,湖南现代石化产业规模不大,细分产业链间延链补链不足,向材料端链条延伸不够,产业跨区域集聚效应还不明显。
针对我省现代石化产业短板和不足,与会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基础石化的延伸,将有力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跃飞认为,湖南可以聚焦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高强度工程塑料及可生物降解材料等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向生产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
政府搭台,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今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建设新材料中试平台,认定18个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打通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促进我省新材料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与创新发展。
如何将现代石化产业的原材料优势和湖南装备制造优势有机结合,促进我省现代石化产业再上新规模?
“湖南人用湖南原料。”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勇认为,加强石化和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之间的耦合程度,鼓励培养科创型复合人才,强化跨产业、跨学科协同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