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培养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中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来源和现实价值,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入脑入心入行,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是思政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彰显。
增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的使命感。在认识现实意义中提升使命。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有特征。思政教师要重点掌握中国式现代化指向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使命任务,在客观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发展前进,对其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的前景、让现代经济实现更健康和质量更高的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切实提升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聚焦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通过开设“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打造‘工匠精神’”等专题课,提升大学生担当“制造强国”重任的责任感,将思政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培育出更多的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产业工人队伍,提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使命和责任。
提高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的综合素养。提高政治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使命的大国工匠,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必须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学思践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关注人民幸福,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效果。提高人文素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在课堂实践中旁征博引,如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自身会散发出较强的感染力,会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步入真理殿堂。提高学识素养。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具体而言是科研人才和大国工匠的竞争,高职院校思政老师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讲清楚世界的本源本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从容自信应对困难和未知的底气。
提升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的专业水准。在解决好高职院校思政课“为谁教”“教什么”后,“怎样教”直接决定着课程质量高低。用最鲜活的人和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思政教学的重要呈现方法是“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教学实践中,思政教师必须选取好的故事内容,如引导学生列举出家乡近些年的巨大变化,选取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爱心互助感人故事,选用重庆山火扑救中涌现出的孤儿“龙麻子”等平民英雄真实例子,但凡鲜活的事例都足以引发大学生强烈共鸣,产生出较好的教育效果。在讲述表达上,必须通过“小故事”表达“大道理”,防止出现生硬、灌输表达方式。同时能够启发学生思考,防止出现“有故事无深思”情况。另可通过邀请劳模和工匠现身说法、走进劳模工作室,现场感受劳模风采,感悟他们艰苦奋斗、传承创新的精神。以问题引导式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首先是“以小见大”,积极引导大学生从小问题为切入口,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是见微知著,通过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引发学生对更大问题的深入思考,深入总结出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利用“情景体验”教学方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将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灵魂和血脉,用“真理的味道”塑造大国工匠“信仰的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引领自觉投身湖南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生动实践,努力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2023年度株洲市社会科学成果规划评审委员会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进高职思政课堂路径研究》(课题号:ZZSK201317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