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燕 赵 浩 杨明辉 李曼斯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家访,是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将家访视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
从2012年开始,该校连续12年坚持开展“精准家访”活动,每年百余名教师走进千百学生家庭,传关爱、送指导、助成长,已成为学校德育特色。
尤其是今年暑假,根据长沙市教育局、高新区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开展 2023年暑假全员大家访的通知》,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的老师们走进田野、走入街巷,深入到学生家中,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增强家长教育意识,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生一卷”,察学生之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自身条件、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特长天赋都有所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孩子自身的特质,进行个性化培养,一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要让家访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根据学生情况,量身订制家访计划。
在家访开始前,该校班主任与学生先进行一对一交流,并发放问卷,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基本信息、父母工作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困惑诉求等。与此同时,班主任还会通过任课老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收集学生各方面表现。
在对学生情况有了充分了解后,负责家访的老师将提前联系家长,通过“云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补充学生相关信息,补充更多细节。
“父母离异,注意沟通技巧”“家境贫寒,准备生活物资”“父亲严厉,尽量鼓励为主”……一条条备忘录是对学生与家长的充分尊重,也能帮助老师更有技巧地开展家访。
在获取足够信息后,学校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分组搭配。把家庭距离相近、在校关系相近但表现相异的学生分为一组,一般为3-5人,搭建学习小组,成立互学共促平台。
根据师生关系,以专业群为单位,成立家访小组,小组成员采用“1123”模式(班主任老师1人、行政人员1人、心理教师或任课教师或联班党员2-3名),分工协助,各司其职,营造良好沟通氛围,提升家访效果。
对于个性鲜明的学生或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学校遴选合适的教师,匹配出一对一的组合。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其家庭情况,或送上生活物资,或带去安全提醒,或送上实习作品、证书;根据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确定访谈主题,或谈学习表现,或谈活动参与情况,或谈人际交往情况;根据其家长个性特征,确定交流策略,列出详细的访谈提纲,最后形成一张精准的走访明细表。
“一枝一叶”,暖学子之心
或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驶过偏僻小镇,又走过弯曲山路。参与家访老师叩开每位学生的家门,也扣动学生和家长的心弦。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促膝长谈,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性格爱好等展开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寻找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经过分析后,老师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为家庭教育建言献策。
前期,任课老师和同学普遍反映,来自家政专业的杨同学上课时经常趴在桌上发呆,很少做笔记。平日里作业不及时完成,班级活动也从不主动参与。
来到杨同学家后,老师们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发现了症结:从小到大,杨同学身边的亲朋好友总是无意识地否定她的外貌,这让她慢慢变得自卑,不愿与人交流。读书以后,她的父母不重视女儿的教育,很少表现出对女儿的期盼,让杨同学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与未来的目标。
老师们努力与家长沟通,寻找杨同学的闪光点。当得知杨同学厨艺不错时,老师王利君立马向她请教。班主任也鼓励她:“下次班级进行厨艺大比拼活动,你一定好好秀出来!”
得到老师的赞扬后,杨同学脸上浮现出笑意。临行前,老师反复叮嘱家长,要利用假期培养孩子的特长,带她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身体。
以“开心育人,育开心人”为导向,以“培养匠心匠人”为目标,家访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准确提炼有效信息,聚焦学生的主要问题,给出明确建议和行动路径,并在家访后为学生制订科学的专属行动计划。
此外,学校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20余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与威胜集团、中联重科、远大住工、东方红建设集团、华自科技等企业共同培育现代学徒。
其中,每一名学生均实行“双导师”制。学生既有学校的老师,也有企业的师傅。企业师傅直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参与学生培养,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家访时,企业师傅会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表现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充分体现家校企协同育人。
来自21301班的王同学母亲因病导致脑神经受损,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他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家里经济比较拮据。看见同年级就业班的同学开始进入企业实习,王同学也想替外公外婆减轻负担。家访时,他向家长和老师提出:“我不想读书了,想去打工。”
孩子的懂事令人心疼。来访的罗校长宽慰他:“天道酬勤。孝顺的最好方式是有出息、有能力回馈亲人的爱。”
随后,老师们向他细数往届毕业生的经历,用真实案例告诉他读书才能真正成才:黄红兵家贫志不穷,在中联重科上班月薪过万;蒋洋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每年都拿奖学金;付杰奇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拿了技能大赛大奖……
几位任课老师也轮番上阵,为他规划如何利用暑假高效复习。最终,王同学坚定了信念:“我不去打工了。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
家访结束时,王同学的外公外婆拉住老师的手连连道谢。
“一人一档”,解家校之困
家访后的跟进和反馈是家访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家访档案”,便于持续跟踪、改进。
每次家访返校,教师都要撰写一份“家访手记”,对家访过程作简要的复盘式小结。小结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校对话笔录、教师的建议、家长的建议等内容。
家访结束后,教师会对学生和家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形成建议清单或行动细则。如“如何在学校不玩手机”“今年我的目标是进入技能竞赛集训队,为此我将要做到3个保证”等。
家访结束后,建立实时跟踪管理小组,重点关注被家访学生表现,通过道德讲坛、学月总结给予表现机会,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推荐评选校“阳光美德少年”,公开表扬,发放奖状,班会时举行颁奖仪式。
朱同学平日性格非常敏感,情绪易崩溃,与同学相处存在困难。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全冬梅了解了朱同学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有了一个妹妹,对他关心较少,妈妈则对他比较溺爱。这导致朱同学越发沉溺于手机和网络世界,性格日渐孤僻、敏感,不愿与人沟通。
家访结束后,全老师让朱同学列出自己的梦想和兴趣所在,帮助他找到奋斗的方向,并联系家长,让父母一起鼓励支持他。返校后,全老师创造机会让他锻炼自己。比如在班级担任主持人,参加演讲比赛等。
现在,朱同学找回了自信,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性格显而易见地开朗起来。
通过一系列跟进措施,家访的成效得到了巩固和延伸,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鼓励中得到了持续成长。
22302班班主任全冬梅让“千分制”进家庭,学生潘嘉豪的家长“学以致用”,用积分制来管理孩子零花钱;保卫科老师刘果充分发挥岗位特色,将安全教育课堂送上家门;学生王子尧家长特发来消息,感谢老师一行带着深厚人文关怀家访,给予孩子鼓励与督促……
一句句亲切问候,一声声贴心叮嘱,一张张热情笑脸,一场场暖心交流。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以“精准家访”搭建起家校互通、家校共育的桥梁,构建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未来,该校将从纵深角度进一步探索学校教育能为家庭教育做些什么,纾教育之难,解育人之困。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