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如今,借款功能几乎渗透到常用的每一款APP,这些APP也在用各种方式“提醒”你可以借钱。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消费的便利度,但同样也埋下了某些隐患。开通贷款后忘记还贷、贷款利率过高、个人信息的泄露等问题,也困扰着不少消费者。
据报道,不仅出行APP,日常生活中的外卖、打车甚至办公软件都看上了贷款生意。在不少APP“我的”或者“我的钱包”栏目中,都有一个“借钱”入口,有的还在借款金额上方红字提示“可提现”“免息90天”“高额度”。“借钱”入口往往只是提示消费者能从APP上借钱,还有不少APP在消费者最后支付环节时被设计为“默认推荐”。
APP“借钱”满天飞需要的是强化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当引起重视,持续规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谨防各类APP“借钱”所带来的市场及社会危害。也应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受众理智借贷,谨防被不良借贷所套路。
APP运营商更须强化自律。最为基本的是,软件运营商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分析定位,不要盲目“跟风”,即便推出“借钱”业务,也须依法依规行事,不能忽视自身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比如,过度宣传借贷功能容易让网民掉入网贷陷阱,并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这不仅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也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秩序。
更重要的是,还需强化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比如,个别平台为追求利益,会把个人信息“打包”卖给第三方。这种做法须依法打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的指导,在对用户的申请审核、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管上更加严格,防范平台跑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开始尝试使用移动端上的金融平台进行借贷。对此,行业监管部门可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同时,也需要网民个人养成科学理智消费的良好习惯,谨防被不良借贷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