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好民间交往纽带作用
夯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根基

  何娟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将支持民间交往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为做好民间交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民间交往是超越文明隔阂的催化剂、消解文明冲突的润滑剂。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民间交往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深化文明对话,凝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思想共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因对话而交融。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与“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首先,构建“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致力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正确阐释“一带一路”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消解西方话语霸权、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构建“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关键在于坚定立足“一带一路”生动实践,形成具有说服力、影响力、感召力的思想理论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使“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说得出、叫得响、传得开。其次,搭建世界文明对话平台。近年来,我国秉持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理念,积极搭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合作论坛”等跨国别、多层次的新型对话平台,大力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高度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世界文明对话论坛体系,加大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再次,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对话功能。近年来,民间外交作为“二轨外交”已成为各国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应进一步通过民间外交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宽领域、多渠道地展开国际对话与合作,以“民心相通”厚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

  推动旅游合作,搭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情感桥梁。旅游合作是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是不同文明之间加强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一是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旅游合作区建设。分重点、分层次、分步骤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间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优先支持距离客源市场近、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成熟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积累一定经验后,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促进其他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服务互联互通。积极鼓励各国企业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 打造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休闲街区、购物场所等设施;依托“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建设,构建科学、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利用高新技术建设旅游信息网,实现旅游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共建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未来旅游项目。三是加强统筹,确立旅游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合作涉及外交、旅游、边防、商务、质监、海关、公安等诸多部门的合作,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定期举行会晤,商讨跨境旅游合作的重大问题。同时,应确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支持、游客推动”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积极引导旅游相关行业合作,强化旅游业带动效应。

  加强教育合作,筑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人才支撑。加强教育国际化合作,有助于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首先,突出品牌引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努力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推动“教育出海”。比如发挥鲁班工坊等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国际化校企合作新模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扩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数量,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继续提供“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擦亮“留学中国”品牌。其次,加快国际教育标准研发,提升共建国家教育质量。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研制教育合作领域标准、规范、指南等;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学分学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联合培养共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再次,加强国际学术合作,畅通文明交流互鉴。以高等教育为依托,构建多样化的学术合作和交流机制,比如培育一流国际学者团队、召开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实施国际高层次学术项目、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促进全球学术信息交流等,并以此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话语霸权对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挑战及应对研究”(21YBA210)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