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

  贺汉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人民”蕴含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域、全过程,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

  从价值取向来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定位。“至上”的本意指位置最高,人民至上价值的本义指人民是最高价值。价值总体上分为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人民至上价值强调的是人民是最高目的性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利润最大化是资产阶级的最高目的性价值,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生产现代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人民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工具。实现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站在历史正确、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走一些国家走过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从实践本体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定位。“至上”可理解为最大,实现人民至上价值要以人民为基本依靠力量。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哲学依据是否定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否定人民创造历史、否定劳动人民决定现代化进程的唯心史观。在这种现代化理论中,劳动人民只是受精英们领导的“群氓”,只应被动接受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民的力量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人民。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农大众为阶级基础,以中国劳动人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依靠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国情出发当然包括依靠中国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力量办事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是提升人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从根本保障来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必然。人民是最高价值,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的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人民充分享用现代化成果。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是个人至上,实质是资本至上的价值理念。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整体至上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至上,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上,通过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谋一党之私,不断汇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力量。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