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慧文
七夕,又叫乞巧节,现在大家把它视为“中国情人节”。一对男耕女织的有情人相爱而被阻隔,然而他俩终年分离而坚贞不移,唤起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七夕节还被视为女子乞巧拜织女的节日。传说光华灿烂的云霞,就是由织女织出来的。这么一位心灵手巧的女神,与丈夫进行一年一度的相会,不向她祈求些技艺怎么行呢?北宋《东京梦华录》载:贵家多结彩楼於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七夕乞巧的盛况,可见一斑了。
在农业社会,凡事依赖手工。“锦浦春女,绣衣金缕”,古代女性一生离不开女红。
湖南省湘绣博物馆内,就珍藏着一对以牛郎织女故事为主题的湘绣作品——盘金人物故事湘绣挽袖。这对绣品诞生于清末时期(约1877年前后),是在长沙城内出售的实用绣品,用来缝在衣边或袖边用作装饰。
长约半米的绣品分上下两个部分布局。上方,华丽的宫殿一角露出,升腾的云彩托起了衣饰华丽、手托卷轴和拂尘的织女。两只蝙蝠(象征着“福”)凑了过来,织女视线向下,微扬拂尘,似在打发两只喜鹊下凡报信。
画面的下方,是人间的景象,牛郎似乎身处在青翠的田垄之中,倚靠着牛,瞻眺仰首,面露笑意,好像已经看到了报信喜鹊的到来。整个画面传递出了青春蓬勃、轻松浪漫的氛围。
1898年,长沙城内出现了湘绣绣庄,湘绣正式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而这对作品诞生的时候,湖南尚未出现专门的绣坊、统一的画师,市售的刺绣都是一些女性为了补贴家用而制作,因此花样和题材都很自由多元。
这对绣品采用了齐边针、掺针、平针、盘金等几种针法,针法并不算难。但由于人物刺绣需要表现故事,就得有谋篇布局和造型的能力,所以难度要高于绣常见的花、鸟、蝴蝶。其实,在传统刺绣的主题中,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民间传说故事并不鲜见。但是,如何表现没有固定的模板,这就给了这些心灵手巧的女子们施展的空间。一针一线,轻盈穿梭,传递着她们的审美情趣,寄托着对生活和情感的美好向往。
研究人员推测,绣品的创作者是个情感很热烈的湘妹子。尽管清末民风开放了些,但整体还是保守的。而这对绣品中直接绣出了牛郎,很明显就是表达向往爱情、表达相思。不过,这样的图案可能还是仅限在民间流传。
真奇妙,在一个小小的展柜前,通过一对绣品,我们“接触”了一位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女孩——她,心灵手巧、热烈直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还能赚钱养家……不知她一生度过了多少个七夕?在七夕这天,她是不是常与女伴们拜织女、斗巧?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一年到头拿起针线的机会不多。但我们和古人一样,都会在七夕的夜晚抬着头,在茫茫星河中,寻找着那两颗永恒相伴、又永远分离的星星,许下对生活和爱情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