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银在枝

  金银花。作者供图

  

  黄的,白的,在阳光下,每一朵都散发着耀眼的光彩。信步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或土坡边,你随处能看得见,闻得到,它就是属于大地上最美的花朵——金银花。

  今年5月份的一个周末,几位文友相邀,我开车到长寿镇的山里转了一圈,经过一家农户门前,地坪里的晒垫上,铺满一层鹅黄色金银花。摇下车窗,沁人心脾的芳香和着丝丝温暖的旭日暖风扑面而来。

  我问当地的一位文友,这山里金银花多吗?有没有卖的?

  文友告诉我:在他们当地,土坡上,田埂处,河沟旁,山里岩石边和山林中都有金银花,到了开花的时候,隔老远就能闻到香味,采摘一点回来,晒干储存,四季泡茶喝,清热止渴,疏热散郁……是一种上好的凉药。也有吃得苦的村民,翻山越岭,到山林深处的灌木丛去寻找,金银花藤或攀附于乱石上,或缠绕在树枝上,碰巧了,遇到一棵大的金银花藤棚,就能采摘不少,除了留下一点家里用,多的就拿去卖钱。

  “大概卖多少钱一斤?”

  “说不好,130元,140元,150元一斤的价格不等,主要是看晒的干度和成色……”

  在农村,金银花是极其普通的花朵,它就像无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样,到了属于自己开放的季节,就默默地开放着。不少农村家庭,平时都备有金银花,尤其是到了夏天或农忙季节,金银花就是上好的凉药。平时在药店里、菜市上都能买得到,但我觉得山里的金银花更好,水土好,无污染。于是,我花了300元买了2斤,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有一股太阳香味。

  我也是出身农村,小的时候,在家乡的小河岸,菜地边,田埂处……一蓬蓬,一层层,一簇簇的,黄花白花间杂排列的金银花,随处可见,随风摇摆,花香四溢。开花的季节,村里的妇女、老人就会提着竹篮采摘。

  说到采摘金银花,其实是个精细的活。金银花的花儿细小,只有两瓣,长长的花序,采摘时需要从容、淡定,力气小了摘不下来,力气稍大不但会弄坏花朵,还会把花蒂和藤条都扯下来。采摘一篮子鲜花,晒干后也就剩个半斤八两的,天气碰得好,晒出来的金银花色彩金黄,天气没碰好,颜色就会变得暗淡。

  

  前几天,县作家协会邀请一批文艺界老师到平江授课,并组织到三市镇范围内采了一次风。大半天的采风活动,先后到了红色景点吴溉之故居,中沙村鲈鱼养殖基地,一路上都是走马观花,唯独到了高和村的金银花基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我对金银花的传统认知。

  采风的那天,天气时晴时雨,当两台大巴车开进金银花基地,迎面是几座小山丘,通往山丘的石子路面沾满着黄泥,大巴勉强爬上山坡,沿途闻见一阵馥郁的清香,萦萦绕绕,若有似无,带着山野草木的清新和幽远的意味,直直地浸入肺腑,寻香看去,车窗外恣意盛开着黄白相间的花朵,一簇簇缀于浓绿的枝蔓间,宛如黄白相间的锦绣花海。这是金银花吗?我心里在嘀咕着。

  下了车,近距离一看,还真是金银花,这栽培的金银花树与我认知里的金银花树完全不同,我们平时见到的金银花树是藤蔓式的,一般都是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形状。人工栽培的是树型金银花,个头不高,没有过多的枝枝蔓蔓,大多数是裸芽,茎叶粗壮,叶色浓绿。站在山丘上,向下俯瞰,远处是连云山,山连着云,云连着山。穿过高和村的汨罗江水,飘着一层层薄薄的雾,时隐时现,更让人觉得神秘。眼前的梯土,一垄垄、一畦畦、成片成片的金银花俏立枝头,生机盎然。

  看着山头连着山头的金银花,解说员告诉我们:金银花抗旱强、极耐寒、易栽种、成活率高,对村民们来说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只要勤快好学。目前,我们湖南省金宝园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在湖南第一个实施智慧农业,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24小时监控抓拍,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虫情进行分析和挖掘,精准预测虫情灾害的发生,针对性地杀除虫害;进行土壤监测,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为及时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提前进行精准防控;下一步会实现智能设备,如无人机、机器人、自动化农机施肥、采摘等。

  金银花不是一年只开一次花吗?难道这基地的金银花开花的时间是比野生的金银花开花迟吗?我心里带着这样的疑问。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这里的金银花一年至少可采4茬,亩收入可达万元以上。这是第三次开花,今年气候如果温和,至少还可以开2-3次。他语气透露出满满的成就感。望着朵朵金花银花缀满青山绿野,看着采摘人员一张张开了花的脸庞。我想,他们是幸福的。

  三

  当我们置身于这不期而遇的花香里,看着那芬芳可掬的金银花朵,我们感受这美妙的乡村,同时也看到了当地农户们的笑容。

  镇上副书记向我们介绍:金银花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沙湿地,黄土地,贫瘠的山坡都适合金银花生长。原来,这片山林是一片灌木杂草地,2019年12月,这里成立金银花基地后,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辐射种植,初步形成种植和加工的产业规模,从一期开发投建基地1000亩,扩展到现在的3000亩,让这片饥渴的杂草地迎来了曙光,有了崭新的生命。

  如今,一个大型的金银花产业基地已在高和村悄然崛起,特色产业已成为这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金银花不仅扮靓了乡村,做成了大产业,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问题,村级公路从3米宽的水泥路拓宽到4.5米柏油路,金银花带来的收益,让老百姓“钱袋子”一天天的鼓起来。

  金银花基地负责人刘经理告诉我们:打造以金银花为媒,以自然山川为美、以绿色康养为辅的农旅、文旅结合的种花(种植基地)、采花(金银花采摘)、赏花(农业旅游观赏)、吃花(金银花为主的药膳)、饮花(金银花茶饮)、浴花(金银花沐浴)等的农业旅游目的基地,年可达到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的康养旅游目的地,现在已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公司现招聘务工人员51人,高峰期总务工人员超200余人,其中防返贫监测对象4人,平均工资达170元/天,每年发放劳务工资150余万元。基地高产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开始,2022年总共收170吨湿花,制成34吨干花,为高和村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基地预计两年后达到盛产期,届时可产出300吨以上干花,一产种植总产值可达到6000万元以上,每亩可产生纯利润8000元,二产深加工产值可达1.6亿元,村级集体收入将增至50万元每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可达25000元。

  金银花正名为忍冬,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据了解:平江县光是种植金银花这一个项目,面积已达2万亩。而且自从2004年非典以来,金银花价格逐年一直往上涨,市场供不应求,不愁销路。不管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到了开花的季节,一个个小喇叭,剔透花瓣向外卷着,在夏日吹奏着一曲曲优美的旋律。黄花像黄澄澄的金子,白花像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把它采摘下来,那就是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看着那“花意甚雅”成片成片的金银花,那不就是老百姓心中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