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醉在吉首苗寨

  7月7日,风景如画的吉首市己略乡夯坨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田红梅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光 李孟河

  清风,蝉鸣,蛙声。

  7月12日,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记者驱车一路爬升,伴着迎客的月季“花墙”,进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己略乡夯坨村上寨。

  山风清凉,天高云阔,悬崖之上,山峦层叠,云雾缥缈。盛夏里,三五成群的游客,穿着彩裙,披着纱衣,任凭风起,不停地用相机,“框住”美景。

  步入寨子,人顿时被这美丽清新的风光、朴实浓烈的风情陶醉。

  醉美景 引来游客 唤回青年

  夯坨村依山傍水,满眼葱翠。

  上寨保留着80余栋古老的木房子,近百株参天的古树林立,一口长满绿苔的古井保存完好,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漫步苗寨,只见房前屋后有花有菜,青石板路整洁干净,竹木篱笆错落有致,柴火堆放整齐划一,房檐下的串串红灯笼随风摆动,可谓一步一景。

  放眼望去,群山逶迤,千亩茶田青绿一色,呈扇形阶梯状环抱村庄。清风徐徐,青山腾绿浪,悠悠茶香浓。

  “离城区近,消夏避暑,净肺康养。”同行的吉首市己略乡党委书记向甫州,道出了村里游客多的原因。

  曾经,这美丽苗寨,深锁大山。夯坨村一度被称为“后山村、断头村”。

  “以前,全是泥巴路,进出都难得很。”2020年,吉首至保靖二级公路的拉通,夯坨村不再“与世隔绝”,到吉首城区的时间极大缩短,仅需40分钟,与矮寨镇、吕洞山镇连成交通旅游大环线。说起变化,村民们无不喜形于色。

  上午10时许,上寨七八位村民,坐在凉亭小憩。凉亭里,几只或白或黄棕色的小狗,惬意地躺在石板路上,不时与自家主人和路过的游人互动。

  “靠山吃山,乡党委鼓励大家种好茶,不仅农活少,收益还比原来高了3至4倍。”说起现在的生活,57岁的村民龙国生颇感惬意。他家12亩茶园就是绿色的“聚宝盆”。

  向甫州介绍,夯坨村人均种茶面积达1.9亩,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春茶采摘达2.5万余公斤。湘西州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利用挂村优势,对接相关单位及企业,拓宽茶叶销路。

  交通便利了,产业发展了,游客进村了!村里的巨大变化,像一道道磁力,吸引着外出的年轻人回乡。

  2020年,曾经在外打拼了20余年、已经是“小老板”的龙建文,选择回乡创业。当年,他当选为村支委委员,2022年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因为回乡,和老婆吵了一大架。毕竟收入、环境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后来她还是支持了。”笑谈中,龙建文一不小心透露了当时的“艰难”。“思来想去,我还是想回来建设家乡。”

  2021年,龙建文和弟弟龙建杰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云上农家”。随后,十多名青年也返乡创业,“深山当家鸭铺”“云上居”等先后开张。

  口味鸭、苗鱼、酸肉、酸豆角……临近中午,游客们喝着黄金茶,一道道地道的苗家美食炒熟上桌。

  醉风情 传承文化 “云”上引客

  青烟袅袅,已近黄昏。

  “我们骄傲是农民的孩子,一亩三分地可以幸福一辈子。”突然,质朴的歌声从一处木屋飘来。

  穿过凉亭,踏上石板阶梯,“深山当家鸭铺”内,返乡创业青年龙先宏和村里5名“小伙伴”组成的湘西深山乐队,正在“云”直播。他们弹着吉他,激情地唱着歌,鹅黄的灯光,照亮被炊烟熏黑的木屋。

  6人的乐队,“大当家”龙先宏是音乐制作人,主唱龙苏琴是服务员、负责直播策划,伴唱——龙云章、龙先立是厨师,龙梅是财务,龙玉玲是村秘书。

  “我是听我阿妈唱苗歌长大的,歌词很美,我一直在收集整理,把它重新谱曲。”龙先宏先后创作《农民的孩子》《放牛爱情故事》《阿妈》《一眸十年》等5首原创歌曲,其中3首是苗语歌曲。

  “你屋的牛吃人家屋的玉米……这歌词写的都是村里真实发生的事。”龙玉玲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苗歌唱的就是生活。

  “一有空就会直播,有时候‘云’炒鸭子,先把流量带起来,再把村里的农产品推介出去。”对于未来,龙先宏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在3至5年内,开办乡村音乐节、美食节、农耕夏令营,让更多的人来休闲,了解苗寨。

  面上是“农家乐”,里子是“吉首市云上深山农业综合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我想团结村里的有志青年,做好直播、餐饮、电商、旅游等,用思想和行动,助力‘云上夯坨’乡村振兴‘直上青云’。”龙先宏若有所思。

  打开湘西深山乐队抖音号,点进评论区,定位是“夯坨上寨”,显示“1138万次看过”。龙先宏表示,以前该号的累计浏览量是200万,通过发布音乐、美景、美食,1年多的时间,浏览量增长900多万。

  “我们的目标是把村寨带火。”这个年纪26至38岁的团队,心里都有一团火在升腾。

  线上引流、线下引客。

  “60%是抖音粉丝,20%是周边游客。”龙先宏说,还有一些是朋友介绍来的,他们玩得都很尽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吃饭的地方很多,但很喜欢来这里。”一位来自花垣县的游客笑道,“有点矫情地说,城市待久了,就会向往纯朴的生活。这里的美景、味道、音乐,我都很爱。”

  清幽苗寨,一壶清茶,一口农家菜,一曲歌谣。

  无需美酒,我们已再次陶醉。

  【记者手记】

  思路一变古寨新

  一个被称为“后山村、断头村”的夯坨村,如今成了近郊的后花园,这离不开干群共同的努力。

  打造传统木屋样板房、铺设青石板路、修建游步道、探索柴火堆放新方式、水泥墙面直塑改造……吉首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引导、动员、整合各种力量。刚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乡村变美了,游客变多了,腰包变鼓了,村民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开始“抱团”美化、发展乡村。

  像夯坨村一样,近年来吉首涌现了隘口村、张排村、坪年村等一批“先进”村。2022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5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1亿元。

  乡村振兴,重要的是人思想的转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