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龙
“团结奋斗”是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奋斗的民族,历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凝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团结奋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弘扬和践行团结奋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结奋斗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来就意识到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从个人层面,强调“同心”“自强不息”。《周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家庭、社会层面,强调“和为贵”。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盛赞“和”的社会意义,“和”讲的就是团结。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需要社会群体持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团结价值观。“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最大实效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从国家层面,强调“大一统”。推崇团结的民族必然推崇统一,推崇统一的民族也必然推崇团结。“大一统”的深层政治伦理就是团结伦理。《孟子》载:“孟子见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这里的“一”既是“统一”,也是国家层面的“团结奋斗”。只有举国同心,凝结奋斗前行的力量,人民才有可能发展进步,否则一切都是空言。
团结奋斗彰显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团结奋斗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一直镌刻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彰显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纵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凝练的全部内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老西藏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团结奋斗”是最高频的词汇,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的各个历史阶段和几乎每一种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没有哪一件事情是轻松的。团结奋斗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必胜法宝,是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从大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人物事件或重大决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
团结奋斗书写新的伟大实践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来到党的七大会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团结的圣地、奋斗的圣地。在七大会址,高高悬挂着当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七大题写的“同心同德”主题词。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顽强奋斗铸就伟业。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
“团结奋斗”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变化之际,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严峻风险挑战。从国际上看,生物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外部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和平发展进行打压、围堵。从国内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许多卡点瓶颈,总需求不足矛盾逐渐凸显,民生、就业领域面临不少难题。“团结奋斗”,我们才能战胜一切惊涛骇浪,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国内外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复杂严峻的斗争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团结奋斗,以团结奋斗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就是对党的团结奋斗辉煌历史的礼敬。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