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乡种植大户肖均探索旱地增收新途径——
旱稻蔬菜轮作,亩均收益超6000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周晓文

  4月25日一大早,安乡县大鲸港镇丰凝港社区千亩稻菜轮作基地,耕地、播种、覆土,30多人分工协作,地头看热闹的村民围了近百人。65岁的村民毛友生挠了挠头说:“我种了一辈子田,头一回看到旱地里种稻。”

  高岗地里藏着一块稻田

  “一连3场春雨,地喝饱了水,旱稻播种一天也等不起。”千亩稻菜轮作基地负责人肖均将稻种运到地头后,招呼旋耕机作业。

  4月初,基地的千亩菜薹完成最后一批采摘。肖均组织旋耕机,将菜薹的根茎打碎,覆埋在土下。二次翻耕时,蔬菜的根茎已经腐烂,土壤松软、肥沃。

  旱地翻耕后,4名工人背着自动播种机播种。“每亩地撒播谷种12.5公斤。”肖均指导工人,播种时要控制好步速,确保播种均匀、足量。

  “这片高岗地起伏落差大,位置偏,沟渠上水难。”丰凝港社区党支部书记钱振斌介绍,往年,高岗地种植南瓜等蔬菜,靠天收,亩产效益低。2年前,肖均在当地流转1100亩土地,实施蔬菜旱稻轮作,高岗地成为“网红地”。

  流转土地后的2021年4月,肖均尝试种植100亩旱稻,亩均产量380公斤。2022年春耕,肖均种植旱稻500亩,亩均产量超500公斤。

  “高岗地里藏着一块稻田。”2022年9月,旱稻丰收成为当地“奇闻”。今年初,肖均决定将1100亩基地全部种植旱稻。春耕伊始,当地村民和附近种田大户纷纷跑到基地一探究竟。

  站在地垄上,肖均告诉围观村民:“种植旱稻,土地要深耕20厘米以上,旱稻根系扎得深,有利于吸收水分……选择‘黄华占’谷种,稻株抗旱性好。”

  全程机械化,节约成本

  谷种下地后,轻型旋耕机缓缓驶入地头。“犁头只能没入土层5厘米,将谷种埋进土壤里。”肖均总结2年试种旱稻的经验:谷种埋入土壤太深,影响发芽;埋土太浅,稻株容易倒伏。

  谷种覆土后,2台无人机腾空而起,一字排开,开始喷洒除草剂。

  “全程机械化,节约成本。”肖均介绍,流转土地后,他将1100亩高岗地整理成10块地,修建机耕道,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2辆旋耕机、4台播种机、2台无人机依次作业,大约3小时,一块近100亩的地完成旱稻播种。肖均说,1100亩地5天就能完成播种。

  “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全程实施机械化作业。”今年初,肖均贷款购置4台旋耕机、2台收割机、8台无人机。“无人机撒药、施肥,1台机器1天可作业100亩,极大节省人工成本,加快春耕进度。”

  肖均介绍,旱稻不用大水漫灌,但须保证土壤湿润,阳光充足。每棵旱稻分蘖3至5株,在孕穗期、灌浆期分别浇一次水,保证稻株正常抽穗。肖均算了一笔账,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每亩旱稻可节水70%,全程机械化作业,可节省4成人工成本,每亩可节省成本超300元。

  高岗地整改成大地块,种植蔬菜时,使用种植覆膜一体机作业,打孔、播种、施肥、浇水、覆膜、开沟、压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较人工作业,节省人工成本60%以上。

  菜薹旱稻轮作,让土地升值

  “按传统方式种地不赚钱,菜薹旱稻轮作,让土地升值。”肖均这番话,让围观村民纷纷点头。肖均说,旱稻收割后种蔬菜,每亩地一季旱稻收成约1000元,一季蔬菜收成5000元以上,每亩土地年收益超6000元。

  安乡县地处湘北,每年4至9月气温湿热,种植普通蔬菜,品质不佳、效益不高;种植优质果蔬,生长期较长,影响下一季农作物播种。“‘黄华占’旱稻,生长期140天左右,每年9月收割。”在旱稻选种时,肖均选择籼型优质稻品种“黄华占”。该品种稻株根系发达,抗旱性强,产量高、米质优。

  为进一步提升耕地使用价值,去年下半年,肖均开始探索“稻蔬油”轮作模式,旱稻收割后,种植油菜薹,油菜薹采摘中期开始蓄苗,让油菜抽薹、开花。目前,近300亩油菜丰收在望,预计每亩耕地又可增收500元以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