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闻琼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涉农高校须加快新农科建设,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价值引领,厚植“三农”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涉农高校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厚植青年学生“三农”情怀,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类人才。
一是夯实“第一课堂”。在思政课程中,着力讲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三农”故事,精心设计“三农”教学专题,积极引导学生在了解国情、党情的基础上认清农情;在课程思政中,梳理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农业情怀,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嵌入育人要素,实现知农爱农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丰富“第二课堂”。通过组织讲堂论坛、读书会、科研兴趣班、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涵养学生“三农”情怀,激发学生助推乡村振兴的热忱向往。三是重视“第三课堂”。组织学生深入一线开展生产帮扶、产业调研、技术科普、环境改造、规划设计、制度研究等,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的实践中,培养朴实作风和担当精神。
促进交叉融合,优化学科布局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面对我国农林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的各种深刻变革,亟须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涉农学科布局。
一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发展之魂,是新兴学科的增长点、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新农科建设应从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转变,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拓展传统农科内涵和外延,培养急需紧缺农林类人才。二是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湖南是农业大省,各涉农高校应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优势,围绕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探索人才培养新范式。三是加强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一方面,促进新专业设置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另一方面,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新兴涉农专业应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好现有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需要充分发挥相关高校院所、企业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激发农业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构建产教融合发展体。构建政府积极引导、涉农高校主动服务、相关企业高度重视的产教融合发展体:政府应大力改善涉农高校办学条件,强化财政支持,引导开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试点;各涉农高校应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为涉农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涉农企业应发挥技术转化等优势,为高校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二是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涉农高校应积极寻求当地政府、企业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多元化资源支持,并积极完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建设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支持涉农高校拓展教学阵地、丰富校外课堂。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建设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在加强专任教师引进与培养基础上,涉农高校应积极聘用校外知名专家、党政干部、行业领军人物及高级管理人才,实现校、企、政多方协同育人。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