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智慧党建推动城市社区韧性变革

  谢文 王启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沉,建设韧性社区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必须全面审视韧性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使社区文化、治理、服务要素和党建协同起来,推动城市社区韧性建设变革,建设以党的领导为中心、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牢牢把握韧性的底色和规律,充分认识韧性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韧性”具有适应性、抗干扰性、恢复性等特性,适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多个领域。新时代韧性社区的建设目标,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进行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城市的资源连接,将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打造成具有能够及时感知、有效应对、适应各类外力影响及冲突风险并弹性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在城市公共政策的指引下,构建预警、应急、恢复、学习四大子系统融合协同的动态韧性系统,围绕城市基层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风险防范、环境保护、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等目标,提升社区的常态化稳定发展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恢复发展能力,以此来塑造现代化韧性社区。 

  深刻认识韧性社区建设的不足和现实迫切。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城市基层社区成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在疫情蔓延与防控的过程中,暴露出了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特别是韧性社区建设方面与现实要求存在一些差距:(1)韧性协同能力不足,多元主体共治尚未形成;(2)韧性感知能力薄弱,智慧社区建设亟待完善;(3)韧性响应能力欠缺,数据信息资源缺乏整合;(4)韧性认同能力不强,社区主体参与广度不够;(5)韧性决策能力低下,社区管理机制有待升维。针对上述韧性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当前基层社区治理目标同现实间不匹配的原因,一方面要注重发挥韧性社区建设各作用主体的内生优势,更好地实现韧性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以韧性目标引领治理实践,以韧性制度保障目标实现。政府要坚持制度导向,规制和引导社区主体参与韧性社区建设。最后,要根据现实条件对资源要素进行统筹优化,充分发挥出资源要素的功能性优势,为实现韧性社区的目标提供外部物质支撑。

  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智慧党建推动城市社区韧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建设韧性社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社区文化、治理、服务要素和党建协同起来,大力推动城市基层社区的韧性变革,创新韧性社区治理的推进路径。其一,实现党建+文化,带领社区和基层组织增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从整体上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二,实现党建+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优势,协调调动城市社区组织韧性的增强。要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努力使不同的社区组织之间达到有序的配合与协调,以要素的方式将社区居民的能力聚集起来,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接受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在认知与认同上对社区居民的思维观念进行培育,使其形成对组织的忠诚度以及奉献精神。其三,实现党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的结构和类型,提高城市社区的供给韧性。坚持党建引领,利用现代信息搜集和分析模式,为社区服务精准提供所需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服务治理中的统领与协调作用,综合社区内部各要素,使社区服务便捷化、多样化。

  [作者分别系湖南工商大学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区块链引领社区党建空间发展研究”(20DJA004)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