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
十年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跨度。砥砺十年,成就璀璨:康复服务和受教育权利为梦想补翼;制度保障成为残疾人梦想续航的持续动力;平等共享为残疾人梦想洒满生命阳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残工委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来自各领域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关注并支持每一个个体实现梦想和个人价值。每个残疾人的梦想,正在星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悄然实现。
唐 璐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用心用情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殷殷嘱托,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残疾人事业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这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夯实,残疾人脱贫解困取得显著成效,全市2万余名被纳入建档立卡户的贫困残疾人全部摘掉“贫困户”帽子,在追逐“小康梦”大道上阔步前行。
这十年,残疾人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长沙累计为29586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就学补助6623万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这十年,对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创业补贴500多万元,“点亮万家灯火”计划已累计帮助成千上万残疾青年实现就业梦。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十年筑梦,长沙交出了一份“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
夯实保障,托起残疾人的“小康梦”
这十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
家住宁乡市夏铎铺镇天马新村的残疾人段仁义,从2014年被确定为结对帮扶贫困户,到通过养蜂脱贫致富,再到成为专业养蜂技师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段仁义亲历、见证和目睹了这十年间的变化。
如今,段仁义一年仅卖蜂蜜就有10万多元收入。他还带动98名贫困户通过养蜜蜂脱贫,其中42名为残疾人贫困户。
为托起残疾人“小康梦”,长沙市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长沙市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工作措施》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政策,强化残联系统决战决胜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举措。
面对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为此,长沙市残联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两补”制度,落实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实施重度残疾人“单人保”政策,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网。2021年,长沙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重残护理补贴分别提标至140元/人/月、100元/人/月;从2019年开始,全市将重度残疾人的范围界定从残疾程度重度(一、二级)拓展到三级智力残疾人、三级精神残疾人,让更多残疾人获得保障。
大部分残疾人劳动能力较弱、看病康复支出较大,与其他群体相比,致贫返贫风险较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长沙市残联建立残疾人跟踪访视机制,继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此外,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负担沉重,往往“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针对托养难题,市残联扶持建成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42家,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十年来,机构托养服务8500余人次,做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幸福一家”。
居家托养方面,长沙已成功探索出一套“1+1+1”居家托养服务模式,成功创建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近年每年居家托养残疾人近千人。从2017年开始,全市居家托养服务全部实现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服务资源整合,实现了残疾人就近就便托养的目标。
十年筑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没有少。
应补尽补,点亮残障家庭“求学梦”
家住宁乡喻家坳乡高田村的杨慧如出生在一个残疾家庭,父亲遭遇意外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经济十分拮据。在她面临辍学时,残联给了她诸多关爱、帮助,让她上了大学,有了工作,还成为开福区某中学一名语文老师。
“市残联为我发放了8年扶残助学金,支持我顺利读完硕士研究生,现在妹妹也享受着这项资助。”杨慧如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点燃寒门学子的希望,让她收获了新生。
为切实保障学龄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人群体的整体素质,2010年以来,长沙市残联每年都会协同县(市、区)残联与教育局启动“扶残助学”项目,给予就读高中或大学的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子女3000至6000元不等的就学资助,做到依申请应补尽补。
播下梦想的种子,收获未来的希望。2020年,扶残助学工作被纳入长沙市政府民生实事内容,越来越多像杨慧如一样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资助。2021年,长沙市成功开发全市残疾儿童信息平台,平台信息由残联牵头,卫生、教育、民政等多部门共建共享、信息准确,便于登记评估、分类安置。在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市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23%,所有未入学的残疾学生由市教育局根据实际,一人一策解决义务教育问题。
为确保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扶残助学补助资金,各级残联摸清残疾人子女上学的底数,确保残疾人子女入学权利, 十年来帮助16000余人次圆梦大学。
十年筑梦,扶残助学工程实现全覆盖,残疾学子和残疾人子女受教育权利得到应有保障。
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在今年举办的雨花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23岁的肢残女孩孟奕现场与长沙山水检验所签订劳动合同,上岗就业。“我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上个月在妈妈陪伴下来到雨花区残联咨询就业政策。今天现场面谈了几家企业,刚开始很害怕,后来就不紧张了。”有点社恐的孟奕自豪地说道,她有信心胜任公司的行政文员岗位。
围绕残疾人就业路上的“难点”“堵点”,长沙市残联多措并举,有的放矢。
从2004年开始,长沙每年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为了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技能水平,长沙在全省率先出台《长沙市“点亮万家灯火”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1993人次,阳光增收实用技术培训8423人次。
在搭建就业平台让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就业同时,通过开展辅助性就业,点亮全市托养机构大批托养服务对象的“就业梦”。目前,长沙已建成市、县两级辅助性就业基地11家。依托24家残疾人托养机构开展了相对稳定的辅助性就业服务,有27%的托养对象参与了辅助性就业服务,实现了托有所养、劳有所得。
据统计,长沙市约有31万残疾人,其中持证残疾人约15万人。去年底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74233人,已就业32753人,就业率达到44%。
十年筑梦,在政府、社会和家人的帮助关怀下,残疾人奋发有为,从救济走向自强、从接受走向回馈,他们与健全人一样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