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弦歌奏新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处理好四重关系,深化高校劳动教育

  文春风 李正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切实加强教育方式和载体创新,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创优。当前,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四重关系。

  处理好理科院系与文科院系的关系,防止“一刀切”

  高校一般会有理工科院系和人文社科院系之分。在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相较于理科院系拥有众多实践性专业课程和多样化实践平台而言,文科院系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短板。为此,除统一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之外,高校要针对不同院系特别是文科院系、专业的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一院一品、一院一策”计划,防止“一刀切”。文科院系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全域资源,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校园生活中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弥补实习、实训和实验的不足,不断探索新文科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路径,锻造劳动教育的新场域和新模式。特别要主动聚焦“新文科”建设,系统研判劳动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各门课程间的融通之处,本着“劳动教育理论—新文科实践—专业实践”的建设思路,在各类专业课程中合理引用中华传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深刻阐发创新性劳动品格,重视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应用能力培养。

  处理好“一育”与“一课”的关系,防止“走过场”

  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必须“五育并举”,劳动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核心在教育,关键要劳动。不论是生产性、生活性,还是服务性劳动,都必须是身体参与的劳动,是出力出汗的劳动,都应当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处理好“一育”与“一课”的关系,使劳动有场所、实践有空间、体验有平台,以防止“走过场”。高校要进一步重构和完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要调整理念,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践育人,解决好知行合一的问题,不能把劳动教育固化在书本上和课堂里;要调整结构,从“四育”变为“五育”,学科的内容结构、课时结构都要作相应调整。除办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之外,也要注重全科渗透,相关学科要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环节,树立“课程劳育”理念,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各学科不同特点,进行“1+N”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探索。要真正把劳动置于教育的视野中来考察和设计,把握劳动教育的特点,在劳动教育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时注重评价导向,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要着重看学生在思想意识、精神品质上有什么收获,是否形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品质。

  处理好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防止“两张皮”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同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着多元交织、动态共生的教育体系,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功能等方面既密切关联又各有侧重,要处理好二者关系,防止“两张皮”。打造“劳动+思政”协同育人新样态,是实现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丰富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二要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全面、深度、系统融合,把课堂教学和社会认知紧密结合,实现知信行统一。三要将劳动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深入融合,通过与“双创”进行结合,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变化,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处理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关系,防止“肠梗阻”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是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强化劳动教育,从“第一粒扣子”就开始塑造学生人格、磨练学生意志力、锤炼学生品格。针对目前存在的小学、中学与大学各学段劳动课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衔接,甚至简单重复、脱节、倒挂现象,要处理好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关系,防止“肠梗阻”。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领头雁”的功能和优势,充分利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交流平台,建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交流频道,共享教学资源库,推出一批质量高、内容丰富的精品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开展城乡结对、组建校校联盟,创建大中小劳动教育共同体,选派优秀劳动教育教师到中小学进行示范教学,推出一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专业发展一体化示范团队,定期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激发劳动教育活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高校加强文科院系劳动教育路径研究》(21B16)阶段性成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