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一带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据目击者描述,29日晚约有10万人在梨泰院洞一带参加万圣节派对,踩踏事件发生在某酒店旁狭窄下行的胡同内,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前方有人跌倒后,后方人流跟进,导致严重踩踏。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何防范踩踏事故,这些安全防护技能请收下。
踩踏事件导致的后果有多严重?
踩踏事件是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人群过度拥挤,致使部分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的混乱场面。其致人死伤的原理是在狭小的空间挤入了太多的人,造成窒息或踩踏而死亡。
相关研究表明:当每平方米的人数大于9人时,人们就会由于拥挤,出现摔倒现象。而在拥挤的人群中,一旦有人摔倒就会导致拥挤人群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跌倒,从而形成踩踏事件。
一旦出现踩踏,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人呼吸是需要胸腔扩张来完成的,而当发生踩踏事件后,由于人压着人,胸部是会受到严重挤压的,根本没办法扩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可能会因为无法呼吸导致死亡。
当遇见以下情况时要堤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1. 人群较为集中,前方有人摔倒,后方人员未察觉,未能止步。
2.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或者受到惊吓而出现骚乱,导致局面失控,在无组织无目的的情况下,易发生拥挤踩踏。
3. 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特别在人多时,有上述情况发生,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4. 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交通枢纽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1. 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怖气氛。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2. 避免去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群的边缘。即使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3. 相关部门在节假日或者可预见人群聚集时要做好控制人流措施,引导群众有序前行,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4.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后,先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通道,牢记箭头所指疏散方向。
在踩踏事故中如何求生?
1. 发现有大批人群朝自己过来,尽量避开,躲在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离开。
2. 一旦进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不要逆人流行进,否则易被推倒;不要贸然提鞋、弯腰捡东西、系鞋带。保持镇定并稳住重心,防止摔倒。
3. 人群异常拥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4. 不慎倒地时,倒地一瞬间向左侧卧位,侧躺在地,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绻腿缩颈呈虾米状;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还要设法靠近墙角;尽量张口呼吸,在承受踩踏压力时,适时呼吸。
已发生踩踏事故后怎么办?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第一时间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缺氧窒息是踩踏事件中导致心博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实施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很重要,可以先开放气道,给予5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按压,按照30:2循环反复进行,并尽早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