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贫困县”仅有问政还不够
吴江

    “干部足浴本就有伤大雅,为何还能政府报销?”24日晚,竹溪县常务副县长师利龙因工作失察,接受十堰群众代表质疑。现场由十堰电视台向340万市民全程录播。现场电视短片《禁而不绝的奢靡之风》陆续曝光:房县国土局在武汉招待客人,一顿饭吃掉2100多元;房县接待办消费的一道叫做“清炖石龙”的菜,价值3000多元。(3月27日《湖北日报》)

    一道菜就吃掉3000元,“舌尖上的贫困县”,究竟是怎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享受,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是惹人联想。

    当然,这事儿如果全怪贫困县接待办大手大脚乱花钱,恐怕也不免冤枉。既然是接待,其实并非为了满足自己舌尖上的饕餮之需,之所以贫困县接待办会消费3000元一道的大菜,自然也就不能全归根于接待办的好胃口。恰恰相反,有道是“朋友来了有好酒”,即便是贫困县,也不能荒芜了这一礼数。更何况,对贫困县而言,来的恐怕还不只是简单的“客”,而极有可能是真正的“金主”。无论是为了保住贫困县的帽子,还是为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及款项,接待办显然需要投其所好。

    而现实中,再穷不能穷接待,也早已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身处这一规则之下的贫困县,当然也不能例外。于是,贫困县的“土豪”接待,看似与其贫困身份反差极大,但未尝不是无奈却又明智之选。假如因为省这点接待费,却失去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倒是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

    只是,对于“舌尖上的贫困县”这一吊诡现象,仅仅是电视问政,让贫困县的领导在镜头前接受考问,看似相当解气,对于公职部门而言,也不失为一种约束与压力,但恐怕还远远不够,甚至仍然是形式大于实质的。只要上述接待生态依旧维持原状,只要接待的好坏依旧与扶贫项目和资金等回报挂钩,“舌尖上的贫困县”,少不了还要上演后续大戏。

    基于此,贫困县的3000元大菜,仅仅是让民众在问政节目中过把问责瘾,恐怕不够。贫困县的大菜究竟接待了谁,如此“土豪”的消费为何能够报账,相关的公开与监督机制究竟在哪里?唯有回答了这些问题,“舌尖上的贫困县”才不会继续荒诞上演。■吴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政务
   第A7版:华声焦点
   第A8版:华声帮
   第A10版:华声帮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华声城市
   第A14版:华声城市
   第A15版:华声城市
   第A16版:华声快读
   第A17版:华声中国
   第A18版:华声中国
   第A19版:华声天下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华声天下
   第A22版:华声文娱
   第A23版:华声体育
   第A24版:华声新生活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讯
   第B4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B5版:华声财经·公司
   第B6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7版:华声商业周刊
   第B8版:华声商业
   第T1版:春华秋实
   第T2版:广告
   第T3版:春华秋实
   第T4版:春华秋实
   第T5版:春华秋实
   第T6版:春华秋实
   第T7版:春华秋实
   第T8版:广告
非常语录
孔庆东的段子一点都不好笑
请以社会利益眼光审视“最傻绑匪”
“舌尖上的贫困县”仅有问政还不够
北京不要的污染产业应彻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