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东山镇塔市驿中心小学 汪梅香 杨丹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国出现了外出打工的热潮,于是,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留在家里由长辈照顾,但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习惯养成方面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等三个方面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提出策略。
一、发挥学校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对留守儿童来说,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发挥好学校的教育作用,对于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将有很大帮助。每个学期,学校德育处会根据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群体,制定出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具体方案,明确教育重点,按计划实施。每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谈,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教导学生的一些好的方法,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所进步。同时,学校把学习、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四个方面纳入班级考核的指标。
优化校园环境,净化、美化校园,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每个老师确定三、四个学生作为帮扶对象,真诚地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其次,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教师认真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纳入课堂常规管理,把他们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作为评课的标准之一。
鼓励留守儿童每月给家人写一封信,在信中反思自己、鼓励自己。每月给家人打一个电话,经常与家人沟通,使他们不感到孤单,帮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留守的现实。
二、发挥家庭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在培养子女基本行为规范、生活技能等习惯养成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个家庭教育都以父母为主体,有着显著的密切性、多维性和先导性等特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子女见面沟通交流,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缺少沟通交流机会,从而逐渐弱化家庭教育功能,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和心理方面出现偏差。
家长应为儿童营造温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儿童能充分感受父母的爱护,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子女、工作和经济利益三者关系,不能以牺牲陪伴孩子成长时间获取眼前经济效益。因此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方式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从多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教育情况,积极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同时借助微信群等,和家长们一起沟通自己的教育子女的心得。家长还应关注孩子心理、弥补存在的代沟,多与孩子商量,避免用命令口气和孩子说话,当全家形成平等氛围后才能真正提高养成教育效果。
三、发挥社会作用,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
农村留守儿童深刻感受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实践。对此,教师可展开习惯、生命和道德教育,促使学生明确个人习惯、思想道德和生命价值。一般课外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应具体阐述每种课外活动,例如班团队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且运用同伴协助和自主活动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
同时还可以各个班级为主体,根据班级设置的生命道德实践教育主题对各个年级道德生命教育体验进行规划发展,由班级利用相关教育资源组织活动项目,促使全体参与其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和儿童父母沟通,鼓励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其不断自我完善,养成良好习惯,这些对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