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建国
当一名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澧县九澧实验学校教师余艳掷地有声地给出了答案。
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答案,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余艳,用20年的青春演绎出一段润物无声的育人佳话。
悉心教导培育出优秀学生
澧县九澧实验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天清晨6点,作为班主任的余艳已站在晨曦初露的校园操场上等候学生;晚上9点半,待每个学生就寝后,她才从静谧的校园中疲惫地回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将青春年华融入到学生中。
余艳是家里的长女,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一个9岁,另一个嗷嗷待哺,丈夫常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生活中她必须充当多重角色。2015年10月,母亲突然从电梯上滚落受伤,在母亲住院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每天往返于医院和教室之间,从没有耽误学生一分钟的学习。晚自习时,余艳在教室里辅导学生,女儿只能在办公室伏案入睡。每当此时,她的心里充满内疚,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室里更多的孩子……
余艳班上有30多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也不少,这给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将这种消极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她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精神成长上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给自己规定:每周必须与每一个学生交流一次(她称为“一分钟谈话法”),一是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时刻在关注着他们,二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情况,以便给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每周她都以“家校联系本”的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将每个孩子的在校表现以及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与希望告知家长; 每周坚持走访1—2个家庭,对于家庭比较特殊的孩子,多给予关怀和帮助。
学生胡同学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但小小年纪的她承受了太多的不幸。胡同学的奶奶瘫痪,父亲因车祸留下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她自卑、脆弱。余艳真诚地走进了这个孩子的世界,担当起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角色,她总在课余时间为胡同学补课,与她聊天。现在的胡同学穿得干净整洁了,成绩也进入到了班级前列。这个懂事的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何其不幸,在生活中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又何其幸运,遇到了像妈妈一样的余老师,让我扬起自信的风帆……”
凝心聚力带出先进班级
“德育在首位,创新是生命线”,这是余艳在2014年上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她班级管理卓尔不群的真正精髓。
接手新的班级,当别的班级制定班规铁律,强调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的时候,余艳另辟蹊径,通过班风、班训的征集和《我爱我班》专栏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班级网页和班级群的创建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创造性地开设“修身课”,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在经典的熏陶下,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主成长。
学生赵同学母亲去世早,父亲疏于管教,小小年纪的她就爱化妆、交友,对学习毫无兴趣,各科老师提到她就摇头。余艳找到赵同学,并没有劈头盖脸地批评她,而是启用了“修身课”平台,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她在先贤们的谆谆教诲中得到启迪,在同学们一次次善意的“我给你提建议”中学会反思。慢慢地,上课时赵同学能积极发言了,班干部提供的优秀的名单中赵同学的名字出现得越来越多了……最终,她考入了省重点高中。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赵同学抱着余艳喜极而泣,“余老师,谢谢您!是您别具匠心的教育方法,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余艳所带的班级总在学校表现出众。在校运会、艺术节上,她的班级连续4次夺得学校第一名;在学校班级量化管理中,她的班级每周都能夺得流动红旗;她的班级在连续4年中考中,上省重点高中的比率连续在55%以上。
近5年来,余艳年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两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并受到县教育局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