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第二小学 龙乐群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实现;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例题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有利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
【关键词】:电化教学;恰到好处;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源自于探索,探索则是创新的过程。通过实验表明,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电教手段,使形、情、境、理融于一体。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进行教学,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可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如在教学“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时: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又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地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地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三、利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一个由三个三角形拼成的直角三角形图案,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可引导学生拿出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点击课件把标有序号的三个三角形慢慢地旋转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观地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过程。
四、利用电教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让知识有效及时地得到反馈矫正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通过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使用电教媒体时,要“适时、适度、适当”。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处。切不可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电教媒体才能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导”和学生“探”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