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被老师要求弃考”,须找准病根

  余明辉

  针对6月18日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的相关情况,南昌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关注到相关信息,进行调查。该局表示,将督促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妥善处理此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媒体有报道,当地有调查,没有偏袒,大方承认,还给出了初步的处理结果。就事论事讲,这一事件也可暂告一段落。当地有关方面实事求是、迅速回应民意的态度和做法,还是值得肯定。

  不让学生参加中考,无疑是对学生正当和完整学习权的侵犯。但问题是,像这样在中考前爆出“要求学生弃考(中考)”的新闻并不鲜见,有关方面也被严肃处理过,为什么时至今日仍然出现这样的问题?

  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恐怕还与畸形教育政绩考核有关。众所周知,时下虽然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存在升学压力。但从初中到高中却是不折不扣的选拔性考试。在一些地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稀缺,导致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比高考还要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把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并据此进行奖惩。这样,学校的压力传导下来,就变成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压力。如此,劝退成绩差的学生参加中考,也等于变相提高班级和学校的升学率,以及相应的教育政绩。这样,此次当事学校“学生被班主任老师要求弃考”,也就好理解了。

  换句话说,“学生被班主任老师要求弃考”,病症表现在班主任老师的不当作为上,病根却是畸形的中考政绩考核机制。也许正是由于当地相关方面中学教育成效考核机制的不科学不完善,才是导致此次“老师劝退学生中考”的罪魁祸首。

  “学生被老师要求弃考”,要找准病根治未病。要想从根上杜绝类似情况的再发生,就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实事求是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只有教育政绩考核机制完善科学了,不存在畸形挤压和变形误导,“学生被老师要求弃考”的现象才会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